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僧妙源新创宝叶庵》
《赠僧妙源新创宝叶庵》全文
宋 / 宋伯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立锥无地未为穷,况有三椽似鹤笼。

细纳海山听夜雨,旋栽松竹引秋风。

诗如东野肩头瘦,禅与西来鼻孔同。

他日寺成君记取,维摩床画雪岩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sēngmiàoyuánxīnchuàngbǎoān
sòng / sòngbǎirén

zhuīwèiwèiqióngkuàngyǒusānchuánlóng

hǎishāntīngxuánzāisōngzhúyǐnqiūfēng

shīdōngjiāntóushòuchán西láikǒngtóng

chéngjūnwéichuánghuàxuěyánwēng

翻译
即使无立足之地也不算困厄,更何况还有三间小屋像鹤笼般简朴。
在夜晚倾听海浪山风,种下松竹迎接秋意。
我的诗才如同东野圭吾瘦削的肩膀,禅心与自西来的佛法相通。
将来寺庙建成时,请你记住,这是维摩诘的床,绘有雪岩翁的画作。
注释
立锥无地:形容极其贫困,连立足之地都没有。
三椽:指简陋的小屋,有三根横梁。
细纳:细致地聆听。
维摩床:维摩诘的卧榻,可能象征着禅修者的清净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伯仁的作品,名为《赠僧妙源新创宝叶庵》。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给僧人的诗,描述了一个禅院的景象和氛围。

"立锥无地未为穷,况有三椽似鹤笼。"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清贫而不失幽雅的生活状态。锥是古代的一种小型农具,立锥无地意味着极度的简陋,但即便如此,也还有一方小屋可供栖身,这个三椽的小屋就像鹤笼一样,让人感觉到一丝超脱世俗的高洁。

"细纳海山听夜雨,旋栽松竹引秋风。"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感受和深厚情感。在这样的禅院中,可以静心聆听夜雨之声,也可以亲手栽培松竹,以迎接秋风,这一切都充满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自在。

"诗如东野肩头瘦,禅与西来鼻孔同。" 这两句则是对比和映衬,诗人将自己的诗作比喻为东野肩头之瘦,意指自己的诗作如同东野的肩头一样坚实而有力;同时,将禅宗与来自印度的佛教(西来)相提并论,鼻孔同,意味着二者之间存在深刻的呼应和共鸣。

"他日寺成君记取,维摩床画雪岩翁。" 这两句是对未来的展望和美好祝愿。当这座寺庙建成之时,请记得诗人今日的赠言;而“维摩床画雪岩翁”则是一种修辞手法,以“维摩”(即维摩诘经)比喻高深莫测,床上铺陈如同画出的一幅雪岩图景,其中的“雪岩翁”隐约指代一位高僧或诗人自己。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对佛法禅理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于自然与精神境界的深切感悟。

作者介绍

宋伯仁
朝代:宋

湖州人,一作广平人,字器之,号雪岩。理宗嘉熙时,为盐运司属官。工诗,善画梅。有《西塍集》、《梅花喜神谱》、《烟波渔隐词》。
猜你喜欢

郊坛斋宫七首·其二

上林日射苍龙阙,九陌风清野马尘。

恰似楼台临渭水,未饶桃李满天津。

(0)

书故三司副使陈公诗轴后

如彼泉流必有源,陈家诗律自专门。

后山得法因盐铁,不减唐朝杜审言。

(0)

用方叔韵寄檗庵老人

三径萧然欲就荒,已将身世两兼忘。

纷纭勿用论荣辱,出处真须自弛张。

忆昔少年亲翰墨,与公长日付杯觞。

如今事事俱无用,学道徒能笑子房。

(0)

送泉州周尚书·其一

闾里推耆德,门庭只故居。

绮罗看富室,丹碧衒新庐。

润屋宝非璧,满车家有书。

功名宜岁晚,带玉缀金鱼。

(0)

舟过吴江谒臞庵翁少留为赋二诗·其一

住家却学浮家样,横截江湖叠浪中。

漫说三高无起日,孰知千古可同风。

长林蒙雾行平远,层榭攀云语半空。

堤上系舟何限意,匆匆著句未全工。

(0)

次韵答友人四首·其四

百年未见一人閒,曾是兴嗟唐已还。

遗躅有谁高往古,清风元自振中间。

我惭官薄当投绂,公比吾家已买山。

待得有田归已暮,何当分我一沧湾。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