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附树青,蟠根空穴里。
虽蒙雨露濡,柔叶易枯死。
嗟尔亦何情,失地犹贪生。
不如培厚土,芊芊自欣荣。
野草附树青,蟠根空穴里。
虽蒙雨露濡,柔叶易枯死。
嗟尔亦何情,失地犹贪生。
不如培厚土,芊芊自欣荣。
这首明代诗人唐文凤的《树中草》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诗中的“野草附树青,蟠根空穴里”形象地写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它依附于大树,深深扎根于空隙之中。然而,“虽蒙雨露濡,柔叶易枯死”暗示了即使得到滋养,草叶仍脆弱,容易遭受枯萎的命运。
诗人感叹道:“嗟尔亦何情,失地犹贪生。”这里的“嗟尔”是对小草的怜悯,它在失去自由生长的土地时,仍然执着于生存。诗人进一步提出建议:“不如培厚土,芊芊自欣荣。”他建议将小草移植到肥沃的土地上,这样它就能茁壮成长,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整首诗通过小草的生存状态,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困境中仍坚持生存的人们的同情和对适宜环境对于个体发展的重要性。诗的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