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山雪下近燕州,慈母高堂滞宦游。
青镜流年惊改岁,白云千里见登楼。
排空岱岳中天出,坼地清河绕郡流。
欲寄北风无雁到,树萱何以慰忘忧。
鲍山雪下近燕州,慈母高堂滞宦游。
青镜流年惊改岁,白云千里见登楼。
排空岱岳中天出,坼地清河绕郡流。
欲寄北风无雁到,树萱何以慰忘忧。
这首诗《怀家宜人时偕任济下》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首联“鲍山雪下近燕州,慈母高堂滞宦游”,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的情景,鲍山雪花飘落,燕州近在咫尺,而慈祥的母亲却因公务滞留他乡,不能团聚。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颔联“青镜流年惊改岁,白云千里见登楼”,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对着镜子感叹时光流逝,岁月更迭,一年又一年过去,而自己却只能在千里之外的高楼之上遥望家乡,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孤独。这里的“白云”象征着远方的家乡,而“登楼”则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到故乡的心愿。
颈联“排空岱岳中天出,坼地清河绕郡流”,转而描写家乡的自然风光。岱岳(泰山)拔地而起,清河环绕郡城流淌,展现了家乡的壮丽景色。然而,这样的美景对于远在他乡的诗人来说,只能成为一种遥远的回忆和向往。
尾联“欲寄北风无雁到,树萱何以慰忘忧”,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北风虽能吹过千山万水,但无法带来家书或亲人,只能让思念如野草般疯长。最后,诗人询问,如何才能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找到一丝安慰,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亲情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以及在异乡生活的孤独与无奈。
移家避寇逐行舟,离思茫茫正值秋。
银箭水残河势断,碧空云净火星流。
机中锦字论长恨,江上青山忆旧游。
自欲放怀犹未得,客情终日在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