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君贵行道,内外讵殊途。
召父及杜母,至今垂令誉。
廊庙岂不佳,衮职惭补苴。
闻君一县花,与民共欢娱。
户不闭深夜,遗不拾通衢。
东山林谷幽,宁复怀归无。
事君贵行道,内外讵殊途。
召父及杜母,至今垂令誉。
廊庙岂不佳,衮职惭补苴。
闻君一县花,与民共欢娱。
户不闭深夜,遗不拾通衢。
东山林谷幽,宁复怀归无。
此诗《拟古诗三十首(其十一)》由清代诗人弘历所作,通过诗句展现了对为官之道的深刻思考和对百姓生活的关怀。
首句“事君贵行道,内外讵殊途”强调了为官者应当以践行正道为首要任务,无论是在宫廷之内还是在地方治理中,都应遵循相同的道德准则。接着,“召父及杜母,至今垂令誉”引用古代贤臣召公和杜母的例子,说明他们以德治国,深受后世敬仰,强调了道德品质对于官员的重要性。
“廊庙岂不佳,衮职惭补苴”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职位的谦逊态度,即使在朝廷高官的位置上,也自感不足,难以胜任繁重的职责。接下来,“闻君一县花,与民共欢娱”转而赞美某位官员能够与民众同乐,共享丰收之喜,体现了对官员亲民爱民行为的赞赏。
“户不闭深夜,遗不拾通衢”描绘了一幅和谐安宁的社会景象,夜晚门户敞开,路不拾遗,反映了良好的社会治安和道德风尚。最后,“东山林谷幽,宁复怀归无”以自然美景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比、引用和描绘,展现了对为官者道德修养、与民同乐以及社会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理想情怀和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