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檐前数片无人埽,又得书窗一夜明。
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檐前数片无人埽,又得书窗一夜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雪后的宁静图景,诗人细腻地捕捉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个人内心的安宁。开篇“风卷寒云暮雪晴”一句,设定了一个天气转晴、雪后初霁的场景。这里的“风卷”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而“寒云”、“暮雪”则营造出一种静谧和冷清的氛围。
接着,“江烟洗尽柳条轻”一句,通过对河流上空烟雾与柳枝轻盈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冬日景象的柔美。这里的“江烟”指的是水面上的薄雾,它在阳光下显得轻盈而飘逸,与“洗尽”两字相呼应,形成了一种纯净无垢的意境。
第三句“檐前数片无人埽”则将视角转向诗人居所之外,那些未被打扫、零星散落在屋檐前的雪花,因为无人清理而显得格外宁静。这里的“无人埽”暗示了一个隐逸生活,诗人的心境也随之变得更加安详。
最后,“又得书窗一夜明”则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在这个雪后初霁的清晨,诗人在书窗前度过了一整晚,无疑是在沉浸于阅读或思考中。这里的“一夜明”不仅指时间上的连续,更暗含着思想上的澄明和心灵上的净化。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后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敏感与热爱,以及在宁静环境中寻求内心安宁的愿望。
汉初尚淳质,文雅殊未釐。
风气颇类秦,诗歌犹甚稀。
建武招文学,词章郁以摛。
泛滥多雄赋,然而古意衰。
一十有九章,实擅汉代辉。
下及魏晋间,曹谢揽其奇。
作者日以多,风骨日以卑。
江左传六朝,纤巧益以滋。
诗章与世运,升降展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