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马金台,征衣未换,便寻柳下离席。
小亭东畔,阑槛依然,犹记道南推宅。
酒人去矣,怅几度、春风消息。
又树树争试春红,丝丝閒弄寒碧。鞞鼓芦笳畴昔。
被邻鸡中宵,催起行色。
三年竹径,千里霜桥,总是惊心南北。
而今问讯,谁伴我、冷花斜日。
算只有燕子空梁,离愁说与知得。
下马金台,征衣未换,便寻柳下离席。
小亭东畔,阑槛依然,犹记道南推宅。
酒人去矣,怅几度、春风消息。
又树树争试春红,丝丝閒弄寒碧。鞞鼓芦笳畴昔。
被邻鸡中宵,催起行色。
三年竹径,千里霜桥,总是惊心南北。
而今问讯,谁伴我、冷花斜日。
算只有燕子空梁,离愁说与知得。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沈岸登的《花发沁园春·重过函山书屋》。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重访旧地的情景,表达了对往昔时光和人事变迁的感慨。首句“下马金台,征衣未换,便寻柳下离席”,写诗人归乡后急于换下征袍,直奔旧时的离别之地,场景生动。接着,“小亭东畔,阑槛依然”暗示了物是人非,旧景依旧,但人事已非。“酒人去矣”表达对友人的怀念,“春风消息”则暗指时光流逝。
“又树树争试春红,丝丝閒弄寒碧”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树木竞相绽放,而诗人的心境却在寒碧中显得孤寂。“鞞鼓芦笳畴昔”唤起对过去的回忆,邻鸡报晓催促行程,引出“三年竹径,千里霜桥”的时空跨度,更显离愁之深。
最后,“而今问讯,谁伴我、冷花斜日”表达了诗人孤独无伴的现状,只剩下空荡的梁上燕,似乎能理解他的离愁。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故地重游的深深感慨和对过去生活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