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白乐天,千载共称贤。
行年七十五,奄忽遂溘先。
我爱范忠宣,一代名德全。
年龄甫至此,亦复成弃捐。
二公虽已逝,四海至今传。
顾我百无事,幸及二公年。
今夏疾疢作,已分归黄泉。
偶然得无事,固荷天见怜。
但我有一语,恰欲与天言。
有生则有死,如行者言旋。
我是久行客,亦自应息肩。
念人处一世,动为世网缠。
开口罕欢笑,触绪多忧煎。
纵使至百岁,终困尘俗缘。
不如早瞑目,庶以全吾天。
是非与宠辱,总不到我前。
一心亦安静,却得返自然。
况我办归计,久已卜新阡。
我爱白乐天,千载共称贤。
行年七十五,奄忽遂溘先。
我爱范忠宣,一代名德全。
年龄甫至此,亦复成弃捐。
二公虽已逝,四海至今传。
顾我百无事,幸及二公年。
今夏疾疢作,已分归黄泉。
偶然得无事,固荷天见怜。
但我有一语,恰欲与天言。
有生则有死,如行者言旋。
我是久行客,亦自应息肩。
念人处一世,动为世网缠。
开口罕欢笑,触绪多忧煎。
纵使至百岁,终困尘俗缘。
不如早瞑目,庶以全吾天。
是非与宠辱,总不到我前。
一心亦安静,却得返自然。
况我办归计,久已卜新阡。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吴芾的作品,名为《述怀》。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的诗歌。
首先,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上的两位高洁人物——白乐天(唐代诗人白居易)和范忠宣(北宋初年的大臣)的崇敬之情。他们的品德和功绩被后世传颂,诗人感慨于两人虽然已经去世,但其美名依旧流传。
接着,诗人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感叹自己虽无大志,却也到了六十岁的高龄。这里表现了诗人的自我审视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然后,诗人提到自己在夏天因病卧床,但幸运地得以康复。这种经历让他更加珍惜眼前的人生,同时也引发了他对于生命无常和死亡不可避免的深刻感悟。
随后,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心态。他认为即便活到百岁,也无法完全摆脱尘世的烦恼。因此,他倾向于选择一种淡泊明志、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以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最后,诗人提到了自己的归隐计划,这也是他早有准备并期待的生活状态。诗中透露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以及对于个人精神追求的坚持。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观和哲学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隐逸情怀和对自然、生命意义的深切感悟。
山中百事且休闻,也莫参禅莫鍊神。
缠树古藤无了日,随风乱叶岂由身。
闲来景物吟方到,静处工夫识始真。
想得大槐宫里梦,日高犹有未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