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晴引木兰桡,芦岸连天水驿遥。
三楚两逢鸿雁信,故园重负菊花朝。
乡心见月随潮长,行李逢秋作叶飘。
芳草歇时归未得,小山丛桂不须招。
晚风晴引木兰桡,芦岸连天水驿遥。
三楚两逢鸿雁信,故园重负菊花朝。
乡心见月随潮长,行李逢秋作叶飘。
芳草歇时归未得,小山丛桂不须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于湘江之上,所见之景与内心情感交织的场景。首联“晚风晴引木兰桡,芦岸连天水驿遥”以清新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傍晚江面的宁静画面,晚风吹拂着木兰船,芦苇的岸边与天空相连,远处的水驿显得格外遥远。颔联“三楚两逢鸿雁信,故园重负菊花朝”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之情,每遇鸿雁南飞,便想起家中的菊花时节,心中充满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颈联“乡心见月随潮长,行李逢秋作叶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乡之情,月亮随着潮水渐涨,让诗人的心也随之一同增长,而自己如同秋日飘零的落叶,四处漂泊,难以归家。尾联“芳草歇时归未得,小山丛桂不须招”则表达了诗人虽然渴望回到故乡,但现实却让他无法如愿,即便是家乡的小山丛桂,也不必特意召唤,因为心已无处安放。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故乡和亲情的深切怀念。
竹批双耳风入蹄,霜鬣剪作三花齐。
相随西去皆良种,撼首势窜迎风嘶。
丹青不减陆与顾,丽人传来译通语。
装为横轴看且行,云是韩干非虚声。
圉人乘马如乘鹤,人马相谙同呼啄。
中有二匹真游龙,爬梳迥立绿杨风。
贾胡携金赎此马,亟呼工人临旧画。
我诗无分到三韩,写向新图时自看。
来游大梅山,涉山知几重。
平行千仞冈,俯瞰他山峰。
一步一步高,势欲凌虚空。
左顾九地底,楼台鸣鼓钟。
蓬莱反在下,直恐船引风。
又疑海水竭,洞见冯夷宫。
行行愈就顺,故步寻苔封。
十年旧主人,相对如梦中。
清谈虚阁上,坐到夕阳舂。
年来颇畏影,掣身慕冥鸿。
入山非不深,犹有行人踪。
安得更深居,尚友荷衣翁。
未问梅子熟,宁能啖青松。
庶几适吾心,馀生得从容。
秋老情怀尽自宽,眼前只欠菊花团。
分来三径双株秀,先得重阳两日看。
玉软金轻无限态,风高露冷不胜寒。
幽人相对成清伴,正尔落英供夕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