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踪来古刹,枫亦在山红。
意气轻文字,须眉招贱穷。
何妨相尔汝,不觉渐西东。
岐路一时泪,坚持夜月同。
萍踪来古刹,枫亦在山红。
意气轻文字,须眉招贱穷。
何妨相尔汝,不觉渐西东。
岐路一时泪,坚持夜月同。
这首诗名为《留别余小星》,是明代诗人刘芳所作。诗中描绘了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首联“萍踪来古刹,枫亦在山红”,以“萍踪”比喻短暂相聚,暗示离别之感;“枫亦在山红”则以枫叶的红艳渲染出离别的氛围,烘托出一种热烈而略带伤感的色彩。
颔联“意气轻文字,须眉招贱穷”,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超越文字交流的深厚情谊,即使在困境中也能相互扶持,体现了友情的真谛。
颈联“何妨相尔汝,不觉渐西东”,进一步深化了离别之情,通过“何妨相尔汝”的问句,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不舍,同时预示着分别后各自东西的无奈与感慨。
尾联“岐路一时泪,坚持夜月同”,以“岐路”象征分别后的各自人生道路,用“一时泪”描绘离别时的泪水,表现了离别的痛苦与不舍。最后,“坚持夜月同”则寄寓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期待,尽管路途遥远,但心中有月,便能共赏同一轮明月,寓意友情跨越时空的永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营造,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离别时的复杂心情,语言质朴而深情,富有感染力。
秋近万物肃,况当临水时。
折花赠归客,离绪断荷丝。
谁谓江国永,故人感在兹。
道存过北郭,情极望东菑。
乔木故园意,鸣蝉穷巷悲。
扁舟竟何待,中路每迟迟。
荆衡气偏秀,江汉流不歇。
此地多精灵,有时生才杰。
伊人今独步,逸思能间发。
永怀掩风骚,千载常矻矻。
新碑亦崔嵬,佳句悬日月。
则是刊石经,终然继梼杌。
我来观雅制,慷慨变毛发。
季主尽荒淫,前王徒贻厥。
东周既削弱,两汉更沦没。
西晋何披猖,五胡相唐突。
作歌乃彰善,比物仍恶讦。
感叹将谓谁,对之空咄咄。
风俗登淳古,君臣挹大庭。
深沈谋九德,密勿契千龄。
独立调元气,清心豁窅冥。
本枝连帝系,长策冠生灵。
傅说明殷道,萧何律汉刑。
钧衡持国柄,柱石总朝经。
隐轸江山藻,氛氲鼎鼐铭。
兴中皆白雪,身外即丹青。
江海呼穷鸟,诗书问聚萤。
吹嘘成羽翼,提握动芳馨。
倚伏悲还笑,栖迟醉复醒。
恩荣初就列,含育忝宵形。
有窃丘山惠,无时枕席宁。
壮心瞻落景,生事感浮萍。
莫以才难用,终期善易听。
未为门下客,徒谢少微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