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燕鸣鸠恼醉眠,起临芳草思芊绵。
花残柳暗春归日,云薄风轻雨后天。
酒户已缘愁顿减,诗坛宁复勇争先。
只因归老渔樵舍,不梦佳人玳瑁筵。
乳燕鸣鸠恼醉眠,起临芳草思芊绵。
花残柳暗春归日,云薄风轻雨后天。
酒户已缘愁顿减,诗坛宁复勇争先。
只因归老渔樵舍,不梦佳人玳瑁筵。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然超脱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哲理。开篇“乳燕鸣鸠恼醉眠”,表现的是春日午后懒散悠闲的情境,乳燕在屋檐下欢快地歌唱,而鸠鸟也似乎因春光而沉醉于睡梦之中。
接着,“起临芳草思芊绵”则转向内心世界,诗人从美好的自然景象中汲取情感,这里的“芳草”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也引发了诗人的深长思考和柔软的情感。
第三句“花残柳暗春归日”,描绘的是春天即将过去的景象,花朵凋零,柳枝变得昏暗,这是时间流逝和自然轮回的写照。这里的“春归日”意味着季节的更迭,也隐含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云薄风轻雨后天”,则是一幅雨后的宁静图景,天空中的云朵稀薄,微风轻拂,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这一句与前两句相呼应,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定。
“酒户已缘愁顿减”,这里的“酒户”是指古代的一种用竹制成的门扉,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情感上的释然。酒作为放松心情的媒介,在这里成为减轻忧愁的象征。
“诗坛宁复勇争先”,这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态度。在竞争激烈的诗坛上,诗人选择了平和宁静的心态,不再追求那种勇猛争先的状态。
最后,“只因归老渔樵舍,不梦佳人玳瑁筵”,则是诗人的生活选择。诗人选择了归隐田园,以一种超脱世俗的方式,享受自己的晚年时光。不再有对美好事物或佳人的梦想,这里“玳瑁筵”作为高贵和美好的象征,其不再出现在诗人的梦中,体现了他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到了宁静和自我实现,是宋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理念的体现。
一竿修竹,有天然标本,森然唯独。
槛外窗前横翠影,幽雅真非寻俗。
内蕴虚心,外彰高节,超越凡材木。
静吟风月,韵同敲击冰玉。
可爱素质英姿,引鹤栖凤,四序清人目。
茂叶重重光润腻,袅袅柔枝凝绿。
根曲蛟蚪,气含蔬笋,全味胜粱肉。
此君嘉秀,并余遐算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