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知是幻,纵损心亦如。
诸天不免难,况复此阎浮。
须寻无上理,莫更苦踟蹰。
衣食才方足,不用积盈馀。
少欲有涅槃,知足非凡夫。
当来无地狱,现在出三涂。
达人知是幻,纵损心亦如。
诸天不免难,况复此阎浮。
须寻无上理,莫更苦踟蹰。
衣食才方足,不用积盈馀。
少欲有涅槃,知足非凡夫。
当来无地狱,现在出三涂。
这首诗歌咏的是佛家理念,展现了对人生幻灭的深刻认识和对精神解脱的追求。开篇“达人知是幻,纵损心亦如”表明作者对于世间万象皆为空幻的认知,即便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是徒劳无益。接着“诸天不免难,况复此阎浮”进一步指出,连神仙之境也不能避免苦难,更何况凡人的世界。
“须寻无上理,莫更苦踟蹰”劝导人们应该追求最高的真理,不要再沉迷于世间的烦恼中。紧接着“衣食才方足,不用积盈馀”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平和态度,认为只要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就无需过多贪求。
“少欲有涅槃,知足非凡夫”则是对出世间之人的境界的赞美,他们的心灵已经达到了一种超脱尘世、满足于少欲生活的涅槃状态。最后,“当来无地狱,现在出三涂”预示了通过修行,可以摆脱未来的苦难,现世即可超脱世间的三种苦恼。
整首诗充分体现了佛教对于人生、欲望和解脱的深刻见解,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佛法的理解与信仰。
慢春惜。一片花飞褪碧。
金壶里、依约返生,照海千红闹裙屐。风流溯往日。
谁识鸥波妙墨。
瑶台路,撩乱众芳,春燕秋鸿苦相忆。空中本无色。
甚海印生光,弹指成实。云泥朝市浑如客。
任丈室轻散,梵天微笑,华鬘回首几过翼。
好常住常寂。香国。梦曾觅。奈蕙炷霜清,萝怅尘积。
吟风泣露都无力。剩炫画桃李,弄晴葵麦。
青芜如锦,顾恨英,粉泪渍。
小帘恻恻西风,秋阴庭院莓苔涴。
薄寒弄色,将愁和恨,纨扇抛过。
扇影欺晨,瓶香泛水,露红林果。
最无聊凉思,沈吟徙倚,阑干悄,閒时我。
又是悲秋一个。注南华、旧情犹左。
去年断梦,怕题残句,笛声吹破。
眼底流光,指尖心事,数余花朵。
恁悤悤误了,芳馨一掬,碧罗巾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