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鹃魂所变,朵朵似燕支。
血点留双瓣,啼痕渍万枝。
开当寒食后,人正断肠时。
望帝春心在,花含万古悲。
子鹃魂所变,朵朵似燕支。
血点留双瓣,啼痕渍万枝。
开当寒食后,人正断肠时。
望帝春心在,花含万古悲。
这首诗以杜鹃花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亡国之痛和离愁别绪的深切哀思。
首联“子鹃魂所变,朵朵似燕支”,以杜鹃花的形态描绘出其花瓣的鲜艳与美丽,仿佛是杜鹃鸟灵魂的化身,每一朵都如同红艳的燕支花,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杜鹃花的色彩与生命力。
颔联“血点留双瓣,啼痕渍万枝”,进一步描绘了杜鹃花的特征,花瓣上的血点象征着杜鹃鸟的啼血,而满枝的啼痕则暗示了杜鹃鸟的哀鸣与悲苦,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情感融为一体,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颈联“开当寒食后,人正断肠时”,点明了杜鹃花盛开的时间,即寒食节之后,这是一个祭奠先人的时节,也是人们思念亲人、感伤离别的时刻。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杜鹃花的开放与人的内心情感联系起来,营造了一种凄美而又深沉的氛围。
尾联“望帝春心在,花含万古悲”,引用了古代神话中望帝化身为杜鹃鸟的传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对故国的深深怀念。同时,“花含万古悲”一句,将杜鹃花的悲情与时间的永恒相结合,赋予了诗歌深远的历史感和哲学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杜鹃花的细腻描绘和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国家兴衰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