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得越》
《得越》全文
宋 / 张伯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尺一除书与会稽,陋儒何以报天辉。

岂惟大幕张红旆,更得全家住翠微。

千骑晚随龙节去,一帆春送鹢舟飞。

支离莫道攘空臂,乞得越州金印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è
sòng / zhāngbǎi

chǐchúshūhuìlòubàotiānhuī

wéizhānghóngpèigèngquánjiāzhùcuìwēi

qiānwǎnsuílóngjiéchūnsòngzhōufēi

zhīdàorǎngkōngyuèzhōujīnyìnguī

注释
尺一:古代书写工具,指书信。
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绍兴。
陋儒:才识浅薄的儒生。
天辉:比喻皇帝的恩泽。
大幕:比喻朝廷或盛大场面。
红旆:红色的旗帜,象征荣耀。
翠微:青山,代指美好的自然环境。
龙节:古代官员出行的仪仗,有龙形装饰。
鹢舟:古代船首刻有鹢鸟图案的船只,象征吉祥。
支离:形容身体残缺或衰弱。
攘空臂:徒然挥动空空的手臂,表示无能为力。
越州金印:越州的官印,象征权力和地位。
翻译
一封尺素书信送到会稽,浅陋的儒生如何回报这天赐的光芒。
岂止是高大的帷幕张挂红色旗帜,还能全家安居在那青翠的山峦间。
傍晚时分,千骑簇拥着龙节离去,春天的航船上满载着鹢舟飞翔。
破碎的身躯无需再空举手臂,只愿乞求得到越州的金印归来。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张伯玉所作,名为《得越》。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功成名就后的喜悦心情,以及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

"尺一除书与会稽,陋儒何以报天辉。"

这里的“尺一”指的是官职的授予,“除书”则是任命的文书,与“会稽”结合起来看,是在说获得了官方的认可和任用。而“陋儒”自谦为不才者,表达了一种谦逊之情。整句话是在表达作者对能为国家效力的喜悦和一种报效天下的决心。

"岂惟大幕张红旆,更得全家住翠微。"

“岂”字在这里表示疑问,而“惟”则有独、只有的意思。这句话是在说,难道只是挂起了大幕和高悬着鲜红的旗帜吗?还不止,连带着我的全家都能居住在美丽的翠微之地。这里强调的是功成名就后的家庭幸福。

"千骑晚随龙节去,一帆春送鹢舟飞。"

“千骑”指的是成群的马匹,“龙节”则是皇帝的代称,这里是在形容作者跟随君王的队伍离开。后半句“一帆春送鹢舟飞”,“一帆”指的是单船,意指着在春日轻快地航行。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跟随皇帝或贵族出行的豪迈场景。

"支离莫道攘空臂,乞得越州金印归。"

“支离”、“攘空臂”都是形容手臂强健有力的词汇,而“乞得”则是请求得到。这句话是在表达作者希望能够得到越州的职位和象征权威的金印。

整首诗通过对官职、家庭、跟随君王出行以及对未来职务的憧憬,展现了作者在功成名就之后的心情与期望。语言华丽,意境辽阔,是一首颇具个人情感和时代特色之作。

作者介绍

张伯玉
朝代:宋

建州建安人,字公达。第进士。尝为苏州郡从事。仁宗嘉祐中为御史,出知太平府,后为司封郎中。工诗善饮,时号张百杯,又曰张百篇。有《蓬莱集》。
猜你喜欢

寄万大年

九万程遥共退飞,江南竹叶后先归。

儒冠到底输纨裤,关吏还应笑布衣。

虽欠姓名联桂籍,不妨欢笑奉亲闱。

殷勤尊酒论文约,却恨还乡与愿违。

(0)

戊辰闰八月归临安观旧题脩竹黄杨丁香慨然有感复书三绝于后·其一

吾家风物富檀栾,最爱青青耐岁寒。

千里归来面苍玉,不烦时复报平安。

(0)

别太学同舍

二年客贤关,倾盖皆故人。

况我同舍郎,何异手足亲。

齑盐共牢落,灯火同悲辛。

坐觉岁月忘,所赖朋友仁。

西风起天末,淅沥吹江蘋。

思归适所愿,惜别还沾巾。

祖席歌骊驹,别肠转车轮。

离索恐孤陋,重来约新春。

(0)

戴溪亭

高士逃名隐此溪,凭栏遐想独徘徊。

不知吾祖乘舟后,得得谁从雪里来。

(0)

悼僧德芬·其二

妙龄萧洒脱尘笼,高揖禅林话苦空。

万水千山新道眼,一瓶二钵旧家风。

圆镜肇论能知趣,笔法诗章稍自工。

圆泽精魂定何所,想随流水到天童。

(0)

句·其二

大虚万籁息,人散一帘斜。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