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痕未褪梅妆雪,骖鸾忽度梨花月。
灯影小红楼,角声起暮愁。
孤篷怜倦客,绣被余香歇。
料倚枕鸳单,屏风六曲山。
粉痕未褪梅妆雪,骖鸾忽度梨花月。
灯影小红楼,角声起暮愁。
孤篷怜倦客,绣被余香歇。
料倚枕鸳单,屏风六曲山。
这首明代吕希周的《重叠金·惜别》描绘了一幅清冷而感伤的画面。首句“粉痕未褪梅妆雪”以梅花比喻女子的素颜,暗示了离别前的闺中情景,粉色痕迹犹在,如雪般纯洁,却也带着淡淡的离别哀愁。次句“骖鸾忽度梨花月”进一步渲染氛围,以鸾鸟驾驭着月光穿越梨花林,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与佳人瞬间分离的场景,月色朦胧,梨花飘落,充满凄美。
接下来,“灯影小红楼,角声起暮愁”通过描绘红楼内的微弱灯光和远处传来的角声,勾勒出一种寂静而寂寥的夜晚,角声增添了离别的悲凉情绪,黄昏时分的愁绪更加深沉。诗人巧妙地运用环境元素来烘托人物心情。
“孤篷怜倦客,绣被余香歇”转而关注旅途中的主人公,他身处孤舟之中,感受到疲倦,绣被上的香气已消散,暗示了离别后的孤独与失落。最后两句“料倚枕鸳单,屏风六曲山”,通过想象对方独处的情景,她或许正倚着枕头,面对着绘有山水的六曲屏风,愈发显得形单影只,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作者对离别之苦的深刻理解和细腻表达。
野畦烟老芍药红,小桥曲水遥相通。
礼宜门今在何处,离离禾黍荒城空。
夕阳霞散西山麓,看花欲向村垆宿。
眼前红绿飏香尘,归途喜买数竿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