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尖云嫩山容瘦。数飞鸟、鸦前鹊后。
夜阑带醉听箫声,恍瞥见、谁家红袖。
蟾钩穿过疏林骤。桂子落、满山金镂。
桥边错认玉人来,惹裙带、暗香偷嗅。
风尖云嫩山容瘦。数飞鸟、鸦前鹊后。
夜阑带醉听箫声,恍瞥见、谁家红袖。
蟾钩穿过疏林骤。桂子落、满山金镂。
桥边错认玉人来,惹裙带、暗香偷嗅。
这首《步蟾宫·中秋》由清代诗人邵笠所作,描绘了中秋之夜月色下的静谧与浪漫。
首先,“风尖云嫩山容瘦”,开篇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风轻拂、云朵轻柔、山峦显得格外清瘦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氛围。
接着,“数飞鸟、鸦前鹊后”,通过观察飞鸟的动态,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和谐,鸦前鹊后的排列,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月亮铺垫。
“夜阑带醉听箫声,恍瞥见、谁家红袖”,描述了主人公在夜深人静时,带着几分醉意倾听远处传来的箫声,恍惚间似乎看到了一位女子的红袖,充满了想象与神秘感。
“蟾钩穿过疏林骤,桂子落、满山金镂”,月亮如同钩子般从稀疏的树林中穿出,洒下金色的光辉,桂花飘落,满山皆是金黄色的点缀,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
最后,“桥边错认玉人来,惹裙带、暗香偷嗅”,在桥边,主人公误将一位女子认作是心中的佳人,被女子的裙带和暗香吸引,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步蟾宫·中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景与情感,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美好情感的寄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大隐不违亲,幽居少四邻。
跏趺依古佛,箕踞对时人。
习懒成迂癖,长斋了夙因。
形骸耽句瘦,囊橐积书贫。
薜荔裁奇服,耕桑作外臣。
柴门多紫气,木榻绝红尘。
谊以枌榆笃,交于草莽真。
愧予贪问字,忘却往来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