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经月雨,潮海暮春天。
芒种嗟无日,来牟失有年。
人多逢菜色,村或断炊烟。
谁谓山中乐,忧来百虑煎。
水乡经月雨,潮海暮春天。
芒种嗟无日,来牟失有年。
人多逢菜色,村或断炊烟。
谁谓山中乐,忧来百虑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水乡春雨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活困顿的感慨。开篇“水乡经月雨,潮海暮春天”两句,以淡远的笔触勾勒出一片湿润而又略显苍茫的水乡景色,月雨如织,春意渐浓,却也透露出时光易逝的感伤。
接着“芒种嗟无日,来牟失有年”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哀叹。这里的“芒种”指的是农事繁忙的时节,但在诗人的感受中,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感到时光的匆促和无为。
在“人多逢菜色,村或断炊烟”两句中,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生活的艰辛。人们面对的是日常的柴米油盐,而这些基本的生计都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显得不易获得,这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一隅。
最后,“谁谓山中乐,忧来百虑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世间流传的“山中有乐”观念的质疑。在他看来,即便是在清净的山中,也无法逃避生活带来的种种忧虑和烦恼。
整首诗语言平实而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社会现实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