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外飘蓬。馁在其中。蓦然闻、撞动斋钟。
残馀求乞,祷告玄宗。念出家儿,无家地,道家穷。
麻麦充餐,消灭尸虫。觉虚心、实腹和冲。
婴儿跨虑,姹女骑龙。在虚无中,来无迹,去无踪。
物外飘蓬。馁在其中。蓦然闻、撞动斋钟。
残馀求乞,祷告玄宗。念出家儿,无家地,道家穷。
麻麦充餐,消灭尸虫。觉虚心、实腹和冲。
婴儿跨虑,姹女骑龙。在虚无中,来无迹,去无踪。
这首元代马钰的《爇心香·劝众师兄求乞残馀》是一首禅宗题材的词作,以飘泊在外的僧侣视角,表达了对修行生活的独特感悟。"物外飘蓬"形象地描绘了僧人的流浪生活,"馁在其中"则写出其内心的饥饿与困境。"蓦然闻、撞动斋钟",通过斋钟声唤醒了对食物的渴望,但"残馀求乞"又揭示了生活的艰难。
词人向玄宗祈祷,表达出出家人无家可归的境况,"无家地,道家穷"揭示了修行者内心的孤独与清贫。接下来,"麻麦充餐,消灭尸虫"描述了僧人的简单饮食,虽能填饱肚子,却也暗示了生活的艰辛。
"觉虚心、实腹和冲",意指内心空灵而身体充实,体现了禅定带来的身心平衡。"婴儿跨虑,姹女骑龙"运用象征手法,形容心境超越世俗,达到超脱的境界。最后三句"在虚无中,来无迹,去无踪",进一步强调了修行者的无形无相,以及他们追求的超脱尘世的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生动的比喻和深沉的禅意,展现了僧侣们在物质匮乏中坚守信仰的精神风貌,具有浓厚的宗教哲学意味。
忆昨泊舟地,城犹名万安。
众艇忽戒严,为过十八滩。
章贡此合流,一束惊奔湍。
大石踞江面,似欲相遮拦。
小石砺锋刃,波底排巑岏。
深潭讶莫测,下有蛟龙蟠。
捩舵石罅中,手刺群篙攒。
迟速倘失势,倏忽性命拌。
滩师偶绝叫,心胆犹为寒。
篷窗客愁坐,叹息行路难。
当年赵清献,疏凿力已殚。
安得五丁役,尽铲乱石顽。
中流无搏击,一泻江河宽。
半日过一滩,一滩数惊喘。
况有十八滩,滩滩尽奇险。
如入八阵图,重围竟难免。
如上九折坡,羊肠屡旋转。
小溜与大溜,莫辨水深浅。
更有天柱滩,危途尤黯惨。
水与石相搏,终日声震撼。
闻响气先夺,并力口齐喊。
进寸退已咫,百夫竞牵挽。
纡回大不快,推篷且旷览。
风静鹭莺间,沿滩飞点点。
《十八滩》【清·金武祥】忆昨泊舟地,城犹名万安。众艇忽戒严,为过十八滩。章贡此合流,一束惊奔湍。大石踞江面,似欲相遮拦。小石砺锋刃,波底排巑岏。深潭讶莫测,下有蛟龙蟠。捩舵石罅中,手刺群篙攒。迟速倘失势,倏忽性命拌。滩师偶绝叫,心胆犹为寒。篷窗客愁坐,叹息行路难。当年赵清献,疏凿力已殚。安得五丁役,尽铲乱石顽。中流无搏击,一泻江河宽。半日过一滩,一滩数惊喘。况有十八滩,滩滩尽奇险。如入八阵图,重围竟难免。如上九折坡,羊肠屡旋转。小溜与大溜,莫辨水深浅。更有天柱滩,危途尤黯惨。水与石相搏,终日声震撼。闻响气先夺,并力口齐喊。进寸退已咫,百夫竞牵挽。纡回大不快,推篷且旷览。风静鹭莺间,沿滩飞点点。
https://shici.929r.com/shici/tT7ys.html
昔闻无竹令人俗,坡仙有话创而独。
此君不可一日无,十日何妨不食肉。
许君爱竹意何居,丛篁翛然写一幅。
知君借竹寓古怀,竹素园中日涉熟。
读史流连渭川封,诵诗涵泳淇泉绿。
书纪箘簬罗名材,易象苍筤玩亭毒。
槎枒芒角森胸中,左右逢源快储蓄。
翩翩佳士鸾凤俦,六逸之逸漫追逐。
敲金戛玉声琅琅,淩云直上有如竹。
赋诗我更记坡言,峥嵘气象少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