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惭韩子,閒来问大颠。
三山如此果,四大是何禅。
锥卓犹馀地,壶悬更别天。
夜航随主驻,春棹费流连。
老去惭韩子,閒来问大颠。
三山如此果,四大是何禅。
锥卓犹馀地,壶悬更别天。
夜航随主驻,春棹费流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小金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哲理与自然之美的融合。首句“老去惭韩子”,表达了诗人年岁渐长,对人生的反思与自省,暗含对古代文学大家韩愈的敬仰与自我谦逊的态度。接着,“閒来问大颠”则展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态,寻求精神上的指引与解脱。
“三山如此果,四大是何禅。”这两句诗运用了佛教中的概念,以“三山”象征着现实世界中的物质、情感与精神三个层面,而“四大”则是指地、水、火、风四种元素,以此探讨宇宙与人生的根本问题,引导读者思考存在的意义和修行的路径。
“锥卓犹馀地,壶悬更别天。”这两句形象生动,前一句通过比喻,说明即使在看似狭窄的空间中,也还有可以拓展和探索的地方;后一句则以壶悬于空中,暗示着超越常规的视野和境界,鼓励人们追求更高远的目标。
“夜航随主驻,春棹费流连。”这两句描绘了夜晚航行的静谧与春天划船的愉悦,通过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美好。诗人似乎在提醒读者,无论是在宁静的夜晚还是充满生机的春天,都应该珍惜当下,享受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还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引导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心灵的平静与智慧的启迪。
漙露浸秋色,零雨濯湖弦。
做成特地风月,管领老臞仙。
雁落村间柸影,鱼识桥边柱杖,虑澹境长偏。
祗恐未免耳,惊搅日高眠。龙握节,貂插案,鹿衔轓。
于公元只馀事,所乐不存焉。
手植蓝田种子,无数阶庭成树,郁郁紫生烟。
富贵姑勿道,借问此何缘。
世界要扶助,人物载耆英。
茫茫四海,谁识今代有宠臣。
万顷青湖佳气,一片紫岩心事,天付与斯人。
耸耸铁冠吏,表表白云卿。海沮漳,城汉郢,宅峨岷。
规摹妙处,胸次纳纳几沧瀛。
未说令公二纪,先看武公百岁,年与学俱新。
星弁百僚准,天宇四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