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盎门边乌鹊栖,建章烽火辽水西。
九攻九守会亡宋,三沐三薰能霸齐。
云雨手中有翻覆,瑀璜腰下无解携。
羊灯兔月照歌舞,五夜军书来刺闺。
覆盎门边乌鹊栖,建章烽火辽水西。
九攻九守会亡宋,三沐三薰能霸齐。
云雨手中有翻覆,瑀璜腰下无解携。
羊灯兔月照歌舞,五夜军书来刺闺。
这首诗《闻警》由清代诗人李希圣所作,通过历史典故与生动描绘,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对时局的忧虑。
首句“覆盎门边乌鹊栖”,以乌鹊栖于盎门边起兴,暗喻战事即将来临,营造出一种紧张而肃穆的氛围。接着“建章烽火辽水西”一句,烽火连天,辽河之西,战争的硝烟弥漫,形象地描绘了战事的紧迫与激烈。
“九攻九守会亡宋,三沐三薰能霸齐”两句,运用了历史典故,分别引用了宋朝被攻破和齐国称霸的例子,强调了战争的残酷与结果的不可预测性,同时也隐含了对当前局势的担忧。
“云雨手中有翻覆,瑀璜腰下无解携”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联系起来,暗示了在动荡时局中,个人的力量虽小,却也难以摆脱命运的摆布,充满了无奈与感慨。
最后,“羊灯兔月照歌舞,五夜军书来刺闺”一句,以歌舞与军书的对比,展现了和平与战争之间的鲜明反差,同时也暗示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以及和平的珍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引用和生动的场景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忧虑,以及对和平的渴望。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