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秀野韵五首·其五》
《次秀野韵五首·其五》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当年共剪北山莱,脩竹成阴手自栽。

书卷莫教春色老,柴荆肯为俗人开。

公能顾我传新句,我欲留公拨旧醅。

怅望南园芳树底,明年应放小车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春天时节相聚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自然之美。首联“当年共剪北山莱,脩竹成阴手自栽”以回忆起笔,仿佛将读者带入了往昔的美好时光,两位好友一同在北山剪草,亲手栽种修长的竹子,营造出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这种对自然的亲近与创造,体现了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环境的追求。

颔联“书卷莫教春色老,柴荆肯为俗人开”则表达了诗人对知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向往。他希望书卷能够留住春天的色彩,不让它随时间流逝而消逝;同时,他期待着简朴的柴门能够为那些世俗之人敞开,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自然与知识带来的宁静与美好。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普世价值的追求。

颈联“公能顾我传新句,我欲留公拨旧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人邀请友人分享新作,自己则准备了陈年的酒水,准备与友人共享这份喜悦。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友情的真挚,也反映了古代文人雅士间交流诗歌、分享情感的文化传统。

尾联“怅望南园芳树底,明年应放小车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他想象着在南园的芳树下,与友人再次相聚,共同度过一个美好的春天。这不仅是对友情的延续,也是对生活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古人对于友情、自然、文化的珍视与追求,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自然之美的佳作。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十月十日虏后那拉万寿节也纪事得二首·其一

毳服毡冠拜冕旒,谓他人母不知羞。

江东几辈小儿女,却解申申詈国仇。

(0)

忆刘三、天梅

九年面壁成空相,万里归来一病身。

泪眼更谁愁似我?亲前犹自忆词人。

(0)

薄命司对联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0)

元宵灯谜

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

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打一用物。

(0)

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0)

山东上年被灾州县颇多虽屡加恩期灾民不致失所而清跸所历深用恻然因再降旨加恩普赈一月以示优恤

齐鲁民何辜,连年未逢稔。

每念沟壑填,深宫那安枕。

昨始入兖境,所见犹未甚。

寸衷稍自慰,为之食甘腍。

孰知数日来,触景堪愁朕。

村落多萧条,老幼率憯懔。

腹饥嗷鸿哀,衣薄状鹤凚。

纵屡加赈施,未足苏凄凛。

休助古有经,损益道须审。

用是截漕艘,亟命发仓廪。

嗟哉守土臣,旬宣其勤恁。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