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陪临川公游天池》
《陪临川公游天池》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骑马寻幽度岭迟,老僧不识使君谁。

门开红叶林间寺,泉漫青山石上池。

残果已收猿食少,枯松欲折鹤巢危。

壁间不用题名字,无限苍苔没旧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péilínchuāngōngyóutiānchí
míng / gāo

xúnyōulǐngchílǎosēngshí使shǐjūnshuí

ménkāihónglínjiānquánmànqīngshānshíshàngchí

cánguǒshōuyuánshíshǎosōngzhécháowēi

jiānyòngmíngxiàncāngtáiméijiùbēi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骑马游历山岭,探访隐秘寺庙的经历。首句“骑马寻幽度岭迟”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地探寻幽深景色,而“老僧不识使君谁”则透露出一种清静与超脱的氛围,暗示诗人身份的低调和自然环境的宁静。

“门开红叶林间寺,泉漫青山石上池”两句,通过描绘红叶掩映下的古寺和石上潺潺的泉水,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幽深与禅意,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享受。

“残果已收猿食少,枯松欲折鹤巢危”写的是山中动物的生活状态,猿猴觅食的场景和枯松鹤巢的描绘,增添了山林的生机与荒凉,寓含着岁月流转的意味。

最后,“壁间不用题名字,无限苍苔没旧碑”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泊,他选择在自然的痕迹中寻找自我,不愿留下个人印记,让时间静静地覆盖那些过往的痕迹。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山行图,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淡然的态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东楼落成二绝

荒郡城楼久已倾,我来聊复为经营。
南楼已是增雄观,今日东楼又落成。

(0)

复和怜字韵二首

拟归林下度余年,底事天公不见怜。
新岁已惊青鬓换,故园还想绿阴连。
敢萌痴意贪非据,但欲冥心任自然。
今日有谁闻此语,只应白石与清泉。

(0)

观址二弟种德堂诗和其韵

万事忘怀付酒樽,长閒不厌客登门。
但存心地平如砥,胜买黄牛教子孙。

(0)

耿曼老自去秋起归兴以被旨捄荒方有行色来告

去秋已作送君诗,岂意淹留复许时。
端为九重忧岁歉,故令六辔缓归期。
万人全活俱安业,二麦收成足疗饥。
此事一归君妙画,阴功当自有天知。

(0)

和金功叟二首

两家诞日俱延客,长恨无缘笑语同。
辄奉明尊聊介寿,愿言百岁亦如翁。

(0)

和黄作霖董伯玉东山岭上及崇相沙头会饮二首

寒日传佳节,联鑣出近坰。
预忧宾骑散,欲驻日车停。
坐上人颓玉,灯前酒尽瓶。
但知修故事,三日不能醒。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