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二首·其二》
《夏日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重云卷雨过山来,遍洒中田到晓回。

错落晴山移斗极,阴森暗峡宿风雷。

佳人夜夜齐纨恨,骚客年年鹎鵊哀。

欲见清秋近消息,月明白露湿苍苔。

(0)
注释
重云:浓厚的云层。
中田:田野中央。
晴山:晴朗的山峰。
斗极:古代天文中的北斗七星。
佳人:美女,此处指代思妇。
齐纨:精致的丝质手帕,代指女子的闺怨。
骚客:文人墨客。
鹎鵊:鸟名,古人常以此表达哀愁。
清秋:清凉的秋季。
月明白露:明亮的月光和白露。
苍苔:青苔,常用于描绘古老或荒凉的环境。
翻译
乌云翻滚间,雨点越过山岭,直到拂晓才在田野上空洒落。
晴朗的山峦仿佛移动了北斗星的位置,而幽深的峡谷则预示着夜晚风雨的来临。
美丽的女子每晚都怀着对纨扇的思念,诗人每年都在为鹎鵊鸟的哀鸣感到悲凉。
想要得知秋天的临近,只有仰望那皓洁的月光,照见白露打湿的青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风景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开篇“重云卷雨过山来”一句,便设定了一个多雨的夏季景象,云层厚重,伴随着雨水翻腾而至,给干涸的大地带来了滋润。而“遍洒中田到晓回”则展现出雨后的泥土被浇灌得湿润,直至天亮。这些描写不仅传达了夏日的潮湿气息,也反映出了农作物对水分的渴望。

接着,“错落晴山移斗极,阴森暗峡宿风雷”两句,景象转换,云层散开露出蓝天,但山峦间仍有阴霾,暗示着即使雨过天青,也难免有未散的乌云,以及隐约可闻的远方雷声。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转变,也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深邃。

“佳人夜夜齐纨恨,骚客年年鹎鵊哀”两句,则转向了人的情感世界。这里的“佳人”和“骚客”,一个是在夜晚思念之苦,另一个是漂泊在外,时常听到鹎鵊鸟鸣声而生出无限哀愁。这两种情感表达,都充满了对远方所思、所忆的深切情感。

最后,“欲见清秋近消息,月明白露湿苍苔”则是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季节变化的期待与描绘。清秋之时,一方面有着收获的喜悦,另一方面也可能隐藏着对未来变迁的关切。而“月白”、“露湿苍苔”则是这一期盼中的景象写实,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透露出一丝孤寂与沉思。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夏日风光、内心情感以及季节变换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孤村

尽日经行草满原,萧然云石几家村。

飞岚片片山当户,宿雾濛濛江对门。

稚子凄凉看饮犊,邻人阒寂伴听猿。

追论往事时相慰,兵后诛求幸独存。

(0)

题张从事思亲卷

永嘉山水钟才贤,盛美由来多可传。

近年更见张从事,翩翩文行雅能全。

菽水生平欢未足,岁月悠悠感风木。

劬劳几废蓼莪篇,白云飞绕他山屋。

自从鼓箧出成均,南北都怀寸草春。

捧檄绵绵思道路,三釜何由更逮亲。

张仲于前称孝友,君今嗣述芳传久。

须知移孝易为忠,不独风尘驱下走。

显亲何术在扬名,骎骎宦业起家声。

已见封章贲泉户,还看兰玉竞敷荣。

(0)

社中延李本宁先生同集承见赠四章答和如数·其四

金石本希声,瓦缶一何众。

江汉楚望分,争先睹麟凤。

赤帜竖艺林,千载无屈宋。

海内几神交,雄篇或传诵。

紫气忽东来,盈门多宾从。

吾党勉步趋,翩翩逐飞鞚。

君子遗德音,穆如过雅颂。

鸾翮非久羁,大厦需梁栋。

(0)

度庾岭谒张文献公祠三首·其二

白羽明吾志,金鉴为君敷。

道本侔伊吕,言堪等训谟。

唐室方求理,曷自混贤愚。

及尔播迁日,追思亦已徒。

(0)

寿梁丈人

达人负奇尚,幽居任所便。

逍遥恣览历,偃仰息繁喧。

眄彼神仙宅,遗名自葛仙。

羡君居此土,要术得其传。

行年过六十,朱颜发尚玄。

凉风扇吟席,华月临广筵。

称觞迭起寿,从兹逮百年。

山林所以贵,恬澹得自全。

(0)

过小桃源用前韵戏赠主人·其一

桃花深处迥无邻,曾许渔郎再问津。

溪雨亦知园主意,却从花底拒游人。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