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荒披发来兮,新亭定哭山河异。
中流砥柱,故家乔木,茫茫余几。
虎逝龙亡,教谁收拾,人閒今世。
怅令名寿考,先生归也,憖遗不,关天意。
知否门生老矣。赋沧浪、当年孺子。
拘螊穷海,拜鹃荒谷,是何情致。
霁月槐堂,春风檀席,精神寄此。
愧雷塘著籍,无才作记,配刘公是。
大荒披发来兮,新亭定哭山河异。
中流砥柱,故家乔木,茫茫余几。
虎逝龙亡,教谁收拾,人閒今世。
怅令名寿考,先生归也,憖遗不,关天意。
知否门生老矣。赋沧浪、当年孺子。
拘螊穷海,拜鹃荒谷,是何情致。
霁月槐堂,春风檀席,精神寄此。
愧雷塘著籍,无才作记,配刘公是。
这首《水龙吟》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对历史人物朱竹石廉访师的缅怀之情。开篇“大荒披发来兮,新亭定哭山河异”两句,以夸张的手法,渲染出一种历史沧桑感,仿佛在述说大时代背景下的悲凉与变迁。接着,“中流砥柱,故家乔木,茫茫余几”四句,运用比喻,将朱竹石比作中流砥柱,象征其在乱世中的坚定与担当,同时也暗示其家族的衰落与变迁。
“虎逝龙亡,教谁收拾,人閒今世”三句,进一步深化主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困惑。“怅令名寿考,先生归也,憖遗不,关天意”四句,则直接抒发了对朱竹石逝世的哀痛与惋惜,同时对命运的不可控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无奈。
下半阙“知否门生老矣。赋沧浪、当年孺子”两句,转而从个人情感出发,表达了作为门生的作者对老师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通过引用“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典故,展现了对老师人格魅力的赞美。接下来,“拘螊穷海,拜鹃荒谷,是何情致”几句,通过对比,进一步凸显了朱竹石的高尚情操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霁月槐堂,春风檀席,精神寄此”四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寄托了对朱竹石精神的追忆与传承。而“愧雷塘著籍,无才作记,配刘公是”则以谦逊的态度,表达了自己虽无才,但愿能像刘禹锡一样,为朱竹石留下一些纪念,体现了对前辈的尊敬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不仅展现了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生、自然等多重层面的哲思,语言深沉而富有感染力,情感真挚而动人。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