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人求笔迹》
《和人求笔迹》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麦光铺几净无瑕,入夜青灯照眼花。

从此剡藤真可吊,半纡春蚓绾秋蛇。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rénqiú
sòng / shì

màiguāngjìngxiáqīngdēngzhàoyǎnhuā

cóngyǎnténgzhēndiàobànchūnyǐnwǎnqiūshé

注释
麦光:麦田的光芒。
铺:铺展。
净无瑕:洁净无暇。
入夜:到了夜晚。
青灯:青色的油灯。
照眼花:照亮眼睛,令人眼花缭乱。
从此:从这一刻起。
剡藤:剡溪的藤蔓,古代文人常用以写字。
真可吊:确实值得怀念。
半纡:半卷。
春蚓:春天的蚯蚓,比喻细长而柔软的线条。
绾:盘绕。
秋蛇:秋天的蛇,比喻弯曲的线条。
翻译
麦田的光芒铺展得洁净如玉,没有丝毫瑕疵。
夜晚,青灯闪烁,照亮了眼前的一切,让人眼花缭乱。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他超凡脱俗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中“麦光铺几净无瑕”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意境,麦色的光线洒在桌面上,如同天然的画布,无一瑕疵,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纯粹。

“入夜青灯照眼花”,则是夜深人静时分,青色的灯光映照在诗人的眼睛周围,形成一种朦胧美丽的景象。这里的“眼花”并非现代医学上的眼疾,而是一种文学表达,用来形容长时间注视下产生的一种视觉效果,增添了一份书房夜读的孤寂与专注。

“从此剡藤真可吊”,诗人提到用剡(一种剪裁工具)修剪藤条,这里的“真可吊”表达了对材料和工艺的尊重与欣赏,似乎在诉说着手工艺术的重要性。

最后,“半纡春蚓绾秋蛇”,则是通过对春天蚯蚓和秋天蛇形线条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力度的观察与感悟。这里的“半纡”指的是不完全或部分的状态,“绾”则意味着交织,这些生动的意象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变化的世界之中。

总体而言,苏轼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感悟,以及他那颇具特色的文学风格。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题槐庭双身小照·其一

何方学得分身术,镜里无端化两人。

想是天涯知己少,故将形影自相亲。

(0)

过嘉义

斗大诸罗城,雄扼南北道。

八掌与牛栏,双溪左右抱。

其东有玉山,高压群峰倒。

我来登城望,九衢风埃浩。

不见北沼荷,唯见南浦草。

红毛古井存,浑浅等行潦。

漳镇竹数茎,群鸟晓尚噪。

开台三百年,萑苇几伐讨。

此城虽弹丸,守城贼难捣。

高宗锡佳名,「嘉义」二字好。

厥后寖隆盛,人物多国宝。

文学则林、徐,武功推太保。

故家既零落,邑里日枯槁。

自从改隶来,官舍亦改造。

黉门今书邮,狴狱昔营堡。

现闻今年春,地震惊父老。

屋坏二万间,瓦砾堆未扫。

死者千馀人,压扁髓出脑。

灾地夜啾啾,鬼哭怨苍昊。

废兴一纪间,此理谁能考!

近者阿里山,林业冠全岛。

东石港欲开,可以系船造。

铁轨通凤、基,海陆富鱼稻。

地运否必泰,疮痍复应早。

我无抚循责,空为同胞祷。

驱车向南行,回头意懊恼。

(0)

雾峰杂咏十首.六.龙文轩

爱客时将车辖投,酒中堪隐老何求。

秫田下噀年年乐,陶令閒居署醉侯。

(0)

效阮公咏怀三首·其三

夜烛到晨灭,春华遇秋陨。

金石虽云固,销铄同归尽。

九转术难成,百年期苦近。

况遭天地闭,又值圣人隐。

焉能不行乐,只是长悲悯。

饮酒服绮纨,大笑于陵蚓。

(0)

读洪月樵秀才送悦秋归唐诗有感,次和四首·其四

待我金丹熟九还,与君鹤驭上清攀。

扶桑笑倚犹东海,丛桂勾留暂小山。

两袖烟霞非俗物,数家鸡犬隔尘寰。

相逢只作游仙语,不许重陈世网艰。

(0)

春日偶成次韵·其二

南高峰下前朝寺,寺有高僧两耳长。

当记清秋凉冷后,桂花深处坐焚香。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