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国宝照磨有平野轩在扬州城郭中今寓吴十许年矣至正丙午九月十一日在开元寺为写此图并诗以赠》
《国宝照磨有平野轩在扬州城郭中今寓吴十许年矣至正丙午九月十一日在开元寺为写此图并诗以赠》全文
元 / 倪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雪筠霜木影差差,平野风烟望远时。

回首十年吴苑梦,扬州依约鬓成丝。

(0)
鉴赏

这首诗由元末明初的画家、诗人倪瓒所作,描绘了他寓居吴地多年后对扬州的回忆与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

首句“雪筠霜木影差差”,以“雪筠”和“霜木”为意象,描绘了一幅冬日里竹子和树木被雪霜覆盖的景象,通过“影差差”三字,生动地表现了光影交错、层次分明的视觉效果,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

次句“平野风烟望远时”,将视线从近景扩展到广阔的平野,引入了“风烟”的元素,暗示了远方的景象在风起云涌中若隐若现,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仿佛是在眺望远方时,思绪也随之飘向了更远的地方。

第三句“回首十年吴苑梦”,直接点明了诗人对过去十年在吴地生活的回忆,用“梦”字表达了这些记忆的虚幻与美好交织的特质。十年的时光如同梦境一般,既充满了温馨与快乐,也可能伴随着离愁别绪,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复杂情感体验。

最后一句“扬州依约鬓成丝”,将思绪拉回现实,以扬州作为情感的锚点,表达了对扬州的深切怀念。同时,“鬓成丝”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痕迹,暗示了诗人年华已逝,白发苍苍,但对扬州的思念之情却依然如故,犹如心中的一缕细丝,永远难以割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顾,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知,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作者介绍
倪瓒

倪瓒
朝代:元   字:泰宇   号:云林子   籍贯:江苏无锡   生辰:1301~1374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
猜你喜欢

徐锦衣西园见招日者不赴既而有谈其胜者为赋一首致意

玉树新花次第红,云霞生处隐房栊。

青山尽在朱帘里,白鸟翻飞画槛中。

果见仙家开福地,谁云倒景复虚空。

彤弓世远多华胄,雅素如公迥不同。

(0)

上巳寄文子徵仲

杨柳成丝二月残,阖闾城外路漫漫。

空余夜月琴中语,添得年华镜里看。

送客汀洲芦笋绿,倚楼风雨杏花寒。

故人东阁多情思,独咏《兰亭》兴未阑。

(0)

秋兴四首·其一

宫梧殒翠下承明,御水流寒绕帝京。

北极天连鳷鹊观,西山云起凤凰城。

露凝仙阙开金掌,月照千门锁玉衡。

惟有伶俜梁苑客,旅魂零落不胜情。

(0)

宫词·其六

阿奴元是岭南人,万里那猜近紫宸。

不是少年粗识字,殿前争得掌丝纶。

(0)

留别张西盘大参二首·其二

满酌岂辞醉,未行先忆君。

山城稀见菊,关树不开云。

地入河源渺,天连塞日曛。

那堪北来雁,偏向别时闻。

(0)

效阮公咏怀·其二十三

昔闻黄灵乐,乃在洞庭傍。

一奏鱼愁入,再奏鸟悲翔。

大声岂不妙,细物焉能当。

独有双玄鹤,延颈遥相望。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