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瑞鹧鸪.观潮》
《瑞鹧鸪.观潮》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词  词牌: 瑞鹧鸪

碧山影里小红旗。侬是江南踏浪儿。拍手欲嘲山简醉,齐声争唱浪婆词。

西兴渡口帆初落,渔浦山头日未欹。侬欲送潮歌底曲?尊前还唱使君诗。

(0)
注释
山简:字季伦,晋时人,好酒,《晋书》记载当时的儿歌嘲他“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
浪婆:波浪之神。
欹,通欹,倾斜。
底,什么。
歌底曲,唱啥子歌曲。
使君,指杭州太守陈襄。
是日作者与陈襄同游。
陈襄字述古,在当时也是有名的诗人。
翻译
青山影里舞动着小红旗,我是江南踏浪弄潮的小伙子。拍手想笑我如山简酩酊醉,两岸观众齐唱浪婆词。
西兴渡口赛舟的帆刚落,渔浦山头的太阳还没有偏移。我想送潮该唱哪一支曲?对酒还应高歌陈太守作的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苏轼在观赏潮水时的情景。"碧山影里小红旗",画面生动,写出了江边山色与飘动的小红旗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清新活泼的氛围。"侬是江南蹋浪儿",诗人自称为江南的弄潮儿,流露出对江海生活的热爱和豪迈之情。

"拍手欲嘲山简醉,齐声争唱浪婆词",通过模仿山简(晋代名士)的醉态和吟唱渔家歌曲,诗人展现了轻松愉快的聚会场景,充满了生活情趣。"西兴渡口帆初落,渔浦山头日未敧",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的动态景象,帆船归航,夕阳未落,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滞,增添了宁静而壮观的意境。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想在酒宴上为这场壮丽的潮水景象献上一曲的愿望,"侬欲送潮歌底曲,尊前还唱使君诗",他不仅想以歌表达对潮水的赞美,也借机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显示出其作为文人墨客的雅兴和对自然的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瑞鹧鸪·观潮》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诗人苏轼在观赏潮水时的豪放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梁武选公济孝思歌·其四

望望蒿里门,白云最深处。

泉声咽不休,流下空山去。

(0)

游天坛山·其五

金节荡天风,琼卮对海月。

会当骖白螭,飞向蓬莱阙。

(0)

雁.二

结阵时南向,楚云千万重。

相呼恐相失,日堕九疑峰。

(0)

暮雪过云洲书屋赋得开字

迢递同云暝,翩翩策马来。

山城万户闭,风雪一樽开。

幽径迷孤鹤,疏林讶早梅。

微声寒簌簌,远色夕皑皑。

客子胜游地,王孙能赋才。

剡溪昔乘兴,何事棹船回。

(0)

冬夜刘伯东官署同谢侍郎杨总制吴郎中王计部宴集

浩气乾坤迥,孤怀岁月迟。

龙荒天尽处,雁塞腊残时。

冻涩莓苔径,寒凝冰雪池。

云山成惨澹,雾树隐参差。

醉后宁无感,歌中别有悲。

雅交应道合,僻性复谁知。

客久频归梦,年衰几会期。

相逢不披豁,何以重遐思。

(0)

同应驾部李太仆游夹山

夹山不登眺,胜事只空闻。

灵异开丹洞,孤高入紫氛。

东溟收地脉,北斗控天文。

共有松萝意,聊从猿鸟群。

持杯驻岭日,吹笛破山云。

更觅三花树,还期二使君。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