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谢怀英道士归庐山·其二》
《送谢怀英道士归庐山·其二》全文
宋 / 陈傅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一别忘年月,重来失故初。

美髯今几尺,衔袖竟何书。

勋业诸公在,衰迟半世馀。

许身无补报,吾亦欲樵渔。

(0)
翻译
长久分离忘记了岁月,再次来访却已失去当初的感觉。
如今你的胡须有多长,手里拿着什么书信让人疑惑。
功勋事业那些人都还在,而我已垂垂老矣,剩下半生时光。
我献出自己却无以回报,我也渴望过上樵夫渔夫的生活。
注释
忘年月:长时间的分别,忘记了很多事情。
故初:过去的初次相见或熟悉的情景。
美髯:形容人的胡须之美,这里可能指友人。
衔袖:手里拿着,袖中藏着,可能是指书信。
勋业:显赫的功绩和事业。
衰迟:衰老迟缓,指年纪大了。
樵渔:打柴捕鱼,隐居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所作的《送谢怀英道士归庐山(其二)》。诗人通过描绘与友人久别重逢的情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首句"一别忘年月",写出两人分离时间之长,已经忘记了具体的时日;"重来失故初"则暗示了再次相见时,彼此面貌或心境都有所改变,不再如当初相识时的模样。

接着,诗人以"美髯今几尺"描绘友人的变化,可能是指对方胡须的增长,暗指岁月的痕迹;"衔袖竟何书"则询问友人此行是否带有什么书信或讯息,流露出对友情的关心和对未知的期待。

"勋业诸公在"暗示友人在外有所成就,但"衰迟半世馀"又透露出诗人对友人年华老去的感叹。最后两句"许身无补报,吾亦欲樵渔"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无以为报社会的自嘲,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关切,也有对人生的深沉思考,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风范。

作者介绍
陈傅良

陈傅良
朝代:宋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猜你喜欢

别希颜

后会难期别未轻,莫辞行李滞江城。
且留南国春山兴,共听西堂夜雨声。
归路终知云外去,晴湖想见镜中行。
为寻洞里幽栖处,还有峰头双鹤鸣。

(0)

蟂矶次草泉心刘石门韵

中流片石倚孤雄,下有冯夷百尺宫。
滟滪西蟠浑失地,长江东去正无穷。
徒闻吴女埋香玉,惟见沙鸥乱雪风。
往事凄微何足问,永安宫阙草莱中。
¤

(0)

九华山下夜泊

维舟谷口傍烟霏,共说前冈石径微。
竹杖穿云寻寺去,藤匡采药带花归。
诸生晚佩联芳杜,野老春霞缀衲衣。
风咏不须沂水上,碧山明月更清辉。

(0)

春日游齐山寺用杜牧之韵

倦鸟投枝已乱飞,林间暝色渐霏微。
春山日暮成孤坐,游子天涯正忆归。
古洞湿云含宿雨,碧溪明月弄清晖。
桃花不管人间事,只笑山人未拂衣。

(0)

化城寺(归越作)

化城高处万山深,楼阁凭空上界侵。
天外清秋度明月,人间微雨结轻阴。
钵龙浮处云生座,岩虎归时风满林。
最爱山僧能好事,夜堂灯火伴孤吟。

(0)

忆龙泉山(京师作)

我爱龙泉寺,寺僧颇疏野。
尽日坐井栏,有时卧松下。
一夕别山云,三年走车马。
愧杀岩下泉,朝夕自清泻。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