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法曲献仙音》
《法曲献仙音》全文
清 / 高士奇   形式: 词  词牌: 法曲献仙音

冻结林闾,寒凝屋觜,掩映纸窗棂白。

乍得微融,旋看更洒,莎阶扫来三尺。

埋断了银塘路,丛丛草芽碧。

怪绵密,夜还朝、就高沿下,尽点染、湖乡垞南村北。

陌上踏灯人,尚昨夜、粘鞋拖屐。

柳眼梅心,叹年光、未露标的。

且香添篝火,待暖风消释。

(0)
鉴赏

这首《法曲献仙音》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后世界的静谧与美丽。

首先,开篇“冻结林闾,寒凝屋觜,掩映纸窗棂白”描绘了冬日严寒中,林间小道被冰雪覆盖,屋檐挂着冰晶,窗户在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洁白。接着,“乍得微融,旋看更洒,莎阶扫来三尺”则描述了初雪融化后不久,又飘落了新的雪花,台阶上积起了三尺厚的雪。这里通过“乍”和“旋”两个字,生动地表现了雪的变化无常,以及雪景的动态美。

“埋断了银塘路,丛丛草芽碧”进一步描绘了雪覆盖下的银色池塘路,以及在雪中隐约可见的绿色草芽,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接下来,“怪绵密,夜还朝、就高沿下,尽点染、湖乡垞南村北”则通过“绵密”一词,强调了雪的密集和均匀,同时描绘了雪景从夜晚延续到早晨,覆盖了整个湖乡和村庄,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陌上踏灯人,尚昨夜、粘鞋拖屐”则将视线转向了雪地中的行人,他们踩着灯光,留下了一串串足迹,鞋底粘满了雪花,拖着沉重的步伐前行,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感,也让人感受到了冬夜的寒冷与生活的艰辛。

最后,“柳眼梅心,叹年光、未露标的。且香添篝火,待暖风消释”将视角转向了春天的象征——柳树和梅花,表达了对春日到来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诗人建议在等待春风消融冰雪的同时,可以点燃篝火取暖,增添生活的情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冬日雪景的美丽与静谧,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作者介绍
高士奇

高士奇
朝代:清

高士奇(1645—1704年),字澹人,号瓶庐,又号江村。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樟树乡高家村(今慈溪匡堰镇高家村)人,后入籍钱塘(今浙江杭州)。高士奇早年家贫,后在詹事府做记录官。康熙十五年(1676年)升为内阁中书,领六品俸薪,住在赏赐给他的西安门内。 高士奇每日为康熙帝讲书释疑,评析书画,极得信任。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晚年又特授詹事府詹事、礼部侍郎。死后,被追谥文恪。他平生学识渊博,能诗文,擅书法,精考证,善鉴赏,所藏书画甚富。著有《左传纪事本末》、《春秋地名考略》、《清吟堂全集》等。
猜你喜欢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樵风

野船渡樵客,来往平波中。
纵横清飙吹,旦暮归期同。
蘋光惹衣白,莲影涵薪红。
吾当请封尔,直作镜湖公。

(0)

酒中十咏·酒乡

何人置此乡,杳在天皇外。
有事忘哀乐,有时忘显晦。
如寻罔象归,似与希夷会。
从此共君游,无烦用冠带。

(0)

登第后寒食杏园有宴,因寄录事宋垂文同年

雨洗清明万象鲜,满城车马簇红筵。
恩荣虽得陪高会,科禁惟忧犯列仙。
当醉不知开火日,正贫那似看花年。
纵来恐被青娥笑,未纳春风一宴钱。

(0)

木兰后池三咏·重台莲花

欹红婑媠力难任,每叶头边半米金。
可得教他水妃见,两重元是一重心。

(0)

军事院霜菊盛开,因书一绝寄上谏议

金华千点晓霜凝,独对壶觞又不能。
已过重阳三十日,至今犹自待王弘。

(0)

润卿鲁望寒夜见访,各惜其志,遂成一绝

世外为交不是亲,醉吟俱岸白纶巾。
清风月白更三点,未放华阳鹤上人。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