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抚松堂》
《寄题抚松堂》全文
宋 / 苏过   形式: 古风

胸中朝市远,何必择所居。

门无结驷客,山林入吾庐。

西洛有君子,筑室城之隅。

种松在庭户,志与渊明俱。

朝挹西山爽,暮寻南涧娱。

霜中鹤骨瘦,雨夜龙髯疏。

主人应相似,节抱陵云孤。

不知寒暑迁,肯徇世俗趋。

昔称水南北,去曳侯门裾。

能伴松菊老,固知泾渭殊。

我恨营口腹,敛板惭妻孥。

三径未能归,高卧子不如。

青衫满尘土,何时返樵渔。

未用北山移,我来只须臾。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过所作的《寄题抚松堂》。诗中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首句“胸中朝市远,何必择所居”,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远离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接着,“门无结驷客,山林入吾庐”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隐士居住环境的清幽与简朴,没有繁杂的世俗拜访,只有与山林为伴的自在生活。

“西洛有君子,筑室城之隅。种松在庭户,志与渊明俱”几句,借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主人公选择在城隅筑室,种植松树,与陶渊明志趣相投,追求一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朝挹西山爽,暮寻南涧娱”描绘了隐士日常生活的闲适与乐趣,无论是清晨的山间清爽,还是傍晚的溪涧游玩,都充满了自然的韵味和生活的诗意。

“霜中鹤骨瘦,雨夜龙髯疏”两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隐士在自然中的形象,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即使在严霜或风雨中,也保持着内心的坚韧与淡泊。

“主人应相似,节抱陵云孤”表达了对隐士品格的赞美,认为他的节操如同云霄之上的孤独,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

最后,“不知寒暑迁,肯徇世俗趋。昔称水南北,去曳侯门裾。能伴松菊老,固知泾渭殊”几句,强调了隐士不为外界所动,坚持自我,与世俗保持距离的态度。他能够与松菊相伴,度过一生,深知自己与世俗之间的差异。

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苏过
朝代:宋

(1072—1124)眉州眉山人,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轼子。以荫任右承务郎。轼帅定武、谪岭南,唯过随行奉侍。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轼卒,葬汝州郏城小峨眉山,遂家颍昌小斜川,因以为号。历监太原府税,知郾城县,晚年权通判中山府。能文,善书画,人称“小坡”。有《斜川集》。
猜你喜欢

密纬兄侍姬名曰秋雪长斋事佛诗以纪之·其一

嫁得才人百自由,岂须佛力散闲愁。

机锋夙世同灵照,福慧他年在阿侯。

姑射仙人真似雪,京江好女故名秋。

西方定与郎同去,只愿莲开是并头。

(0)

闺人礼佛词·其六

闲教鹦哥念佛名,狸奴也著戒鱼羹。

爱将莲子鸡头实,换得孩童虱放生。

(0)

口寒阻

霜肃风凄不可行,转缘情重似无情。

修成蛱蝶原孤梦,订定鸳鸯是再生。

银烛几曾知喜恨,金钱空为卜阴晴。

分明见面仍河汉,却费相思到五更。

(0)

蝶恋花·其二

罗袖淹淹红泪涴。没计驱愁,只得和愁坐。

此夜悽惶惟有我。玉楼香梦曾知么。

唱尽相思谁与和。剩枕閒衾,有甚心情卧。

架上荧荧灯蕊堕。床头冷落金猊火。

(0)

唐多令.垂虹舟夜

汀柳晚萧萧。烟波十四桥。溯西风、一叶舟摇。

秋意也如人意苦,浑瘦尽、玉虹腰。泪点黦冰绡。

香心冷翠翘。怨芳魂、楚些难招。

长簟竟床灯烬落,谁念我,可怜宵。

(0)

偶赠

佳人燕赵独倾城,善舞阳阿掌上轻。

为雨为云不知处,襄王梦里自分明。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