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湿苍梧树。是千年、骚人谪宦,旧销魂路。
中殪国殇三十口,飒沓灵旗似雨。
光剡剡、云中顾慕。
钴鉧潭西罗神庙,笑迎神、枉费昌黎句。
须让尔,歆椒醑。招魂哭入南荒去。
痛孤儿、芒鞋曾踏,万山愁雾。
峭壑悬崖藤羃䍥,日落啁啾翠羽。
寻不遍、鹧鸪啼处。
谁认当年骑箕客,有猩猩、夜共獠奴语。
蕉与荔,绣祠宇。
泪湿苍梧树。是千年、骚人谪宦,旧销魂路。
中殪国殇三十口,飒沓灵旗似雨。
光剡剡、云中顾慕。
钴鉧潭西罗神庙,笑迎神、枉费昌黎句。
须让尔,歆椒醑。招魂哭入南荒去。
痛孤儿、芒鞋曾踏,万山愁雾。
峭壑悬崖藤羃䍥,日落啁啾翠羽。
寻不遍、鹧鸪啼处。
谁认当年骑箕客,有猩猩、夜共獠奴语。
蕉与荔,绣祠宇。
这首词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对逝者朱南池先生的深切悼念之情。词中将朱先生比作被贬谪的骚人,其哀伤如同泪水浸湿了苍梧之树,寓意其离世之痛深沉而持久。词人感叹朱先生在南荒之地为孤儿招魂,其足迹踏遍万山,穿越愁雾,表达了对朱先生生前足迹所至之处的追忆。
词中提到的“钴鉧潭西罗神庙”、“昌黎句”等,都是借古喻今,通过历史典故来寄托对朱先生的怀念。其中,“昌黎句”可能是指韩愈的诗句,这里用来比喻朱先生的文章或事迹如同韩愈一般,影响深远。
“寻不遍、鹧鸪啼处”,则暗示朱先生的足迹遍布各地,甚至到了连鹧鸪啼鸣的地方都难以完全寻遍,进一步强调了他对地方文化的深入探索和贡献。
最后,“谁认当年骑箕客,有猩猩、夜共獠奴语。蕉与荔,绣祠宇。”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朱先生作为文化使者身份的认同,也暗含了对朱先生在异乡生活中的孤独与坚韧的感慨。通过描述朱先生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以及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深入了解,展现了他对文化的尊重与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文化传承与地方记忆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