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澹无营,所需在粒食。
引泉运双杵,匪藉樵青力。
飙轮驶若飞,怒湍亦冲激。
月明响丁丁,随风入寥泬。
精凿谅天成,功利妙无迹。
却忆汉阴言,赩然长太息。
村居澹无营,所需在粒食。
引泉运双杵,匪藉樵青力。
飙轮驶若飞,怒湍亦冲激。
月明响丁丁,随风入寥泬。
精凿谅天成,功利妙无迹。
却忆汉阴言,赩然长太息。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何乔新对乡村生活的一次独特体验,特别是对夜晚水碓舂米的场景的细腻描绘。
首句“村居澹无营,所需在粒食”,开篇点明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简朴,人们的生活需求简单,仅需每日的粮食。接着,“引泉运双杵,匪藉樵青力”描述了水碓舂米的过程,泉水自流,双杵相击,无需额外的柴火之力,展现了自然与人力的和谐共存。
“飙轮驶若飞,怒湍亦冲激”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将水车的快速运转比作飞驰的风轮,湍急的水流则如同激烈冲击,形象地描绘了水碓工作的动态景象。而“月明响丁丁,随风入寥泬”则通过月光下水碓的声响,以及这声音随着风飘入空旷的夜空,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精凿谅天成,功利妙无迹”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造物的赞叹,认为水碓的巧妙设计是大自然的杰作,其功能与效率达到了极致,却又不留痕迹,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却忆汉阴言,赩然长太息”一句,诗人似乎回想起了古代先贤关于农事的教诲,心中充满了感慨,或许是对传统农耕文化的怀念,或是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碓舂米这一日常场景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劳动、自然和传统的深刻思考与赞美。
春日既已暮,山溪水亦长。
缘越殊未极,兹焉复理榜。
川原霭回郁,触目纷万象。
鸟啼山木暗,人语滩石响。
雨外峰明灭,风前花偃仰。
岫转失来踪,沙明得前朗。
鱼跳碧潭中,猿引苍藤上。
壁隙鬼神劖,石皴仙人掌。
时或遇平旷,茅屋兀三两。
予本倦游人,取次惬心赏。
逢山拟便登,遇水欣长往。
只此区中迹,已深霞外想。
何时纵所如,悠然息尘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