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难穷,炫游人、碧翁能造炎雪。
况值悲凉节候,壮怀宜发。
箧里枫天似镜,叹一线、图书遥绝。
金鞭亸、紫陌轻裘,少年多恨无骨。唾壶声残且歇。
论高阳栗里,英气无别。厝火乾坤,旧是痛哭中物。
招向家山隐处,赤脚踏、层冰无袜。
遨游快、摆落纤尘,珊瑚枝上撑月。
变态难穷,炫游人、碧翁能造炎雪。
况值悲凉节候,壮怀宜发。
箧里枫天似镜,叹一线、图书遥绝。
金鞭亸、紫陌轻裘,少年多恨无骨。唾壶声残且歇。
论高阳栗里,英气无别。厝火乾坤,旧是痛哭中物。
招向家山隐处,赤脚踏、层冰无袜。
遨游快、摆落纤尘,珊瑚枝上撑月。
这首《万年欢·答于畏之》由明末清初的诗人曹溶所作,其文笔流畅,情感深沉,描绘了一幅悲凉而壮阔的画面。
首先,“变态难穷,炫游人、碧翁能造炎雪。”开篇即以“变态”二字点出自然景象的多变与丰富,犹如碧翁(可能指诗人)能够创造出炎雪之景,展现出其超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接着,“况值悲凉节候,壮怀宜发。”进一步点明时节的悲凉,激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箧里枫天似镜,叹一线、图书遥绝。”这里运用比喻,将枫叶比作镜子,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同时感叹书籍的遥远与断绝,暗示了知识的匮乏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金鞭亸、紫陌轻裘,少年多恨无骨。”描述了在繁华的街道上,少年带着轻裘,却满心愁绪,无法摆脱内心的痛苦。这一句通过具体的场景和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唾壶声残且歇。”唾壶声残,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终结,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
“论高阳栗里,英气无别。”提到高阳栗里,可能是指古代的隐士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英气不减的感慨。
“厝火乾坤,旧是痛哭中物。”“厝火乾坤”意为在天地间留下火种,象征着诗人对世界的深刻影响和留下的精神遗产。“痛哭中物”则表明这些影响和遗产是在痛苦中产生的,蕴含着深厚的情感。
“招向家山隐处,赤脚踏、层冰无袜。”诗人想象自己回到家乡,赤脚踏过层层冰面,没有袜子,这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是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遨游快、摆落纤尘,珊瑚枝上撑月。”最后,诗人渴望自由自在地遨游,摆脱世俗的束缚,甚至在珊瑚枝上撑起明月,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悲凉节候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自由、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食澹神自清,甘肥成疢疾。
吁嗟口腹徒,奢味无穷极。
嘉馔必候鲭,骈罗方丈席。
过此三寸喉,芬芳竟何益。
尹君和靖孙,传家守清白。
官虽列华要,励志常冰蘖。
箪食与豆羹,泰然对宾客。
吾徒山泽癯,何惭枯槁质。
书此澹饭斋,洗心聊自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