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食京华且岁时,西风又报入桐枝。
积薪宦况秋逾冷,落叶惊心鬓易丝。
朔气近边闻雁早,岭云临海得书迟。
忧时寄远俱无赖,惆怅新停浊酒卮。
旅食京华且岁时,西风又报入桐枝。
积薪宦况秋逾冷,落叶惊心鬓易丝。
朔气近边闻雁早,岭云临海得书迟。
忧时寄远俱无赖,惆怅新停浊酒卮。
这首《燕京早秋》由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描绘了京城早秋时节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
首联“旅食京华且岁时,西风又报入桐枝”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环境,他作为旅人,在京城度日,随着西风的吹拂,桐树的叶子开始变色,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颔联“积薪宦况秋逾冷,落叶惊心鬓易丝”进一步深化了情感。宦海生涯如同堆积的柴薪,越到秋天越是感到寒冷。落叶不仅触动了诗人的思绪,也让他意识到自己鬓发已白,时光匆匆。
颈联“朔气近边闻雁早,岭云临海得书迟”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北方的寒气传来,雁群提前南迁,而岭南的云雾遮蔽,使得书信传递变得缓慢,增加了诗人对远方亲朋的牵挂。
尾联“忧时寄远俱无赖,惆怅新停浊酒卮”收束全诗,道出了诗人的复杂心情。在忧虑时事的同时,诗人将情感寄托于远方,但这种逃避终究是无济于事的,只能徒增愁绪。最后,诗人放下手中的酒杯,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感伤。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秋的景色,同时融入了诗人深沉的情感,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感慨,也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深度。
天娥快剪剪薄纨,琼华一夜缬万峦。
临风玉树枝簇攒,大地变作银界观。
冻峡千尺白龙蟠,溅壁大小皆珠丸。
㟏岈巀嶪那可攀,剩有羊肠路屈盘。
谁欤马背凌兢寒,羸仆皲瘃尤堪怜。
溪桥滑刺手足挛,冷风吹揭垫角冠。
名利子也何足叹,谷回路转茅屋连。
茅屋有客疑袁安,披卷笑傲忘朝餐。
严威栗烈不可干,河阳此法摹范宽,当前劳逸凭君看。
薰风酿暑吹楹栏,黄沉绿浮堆冰盘。
挥扇那能却炎气,淋漓梅润蒸齐纨。
忽展溪山雪霁图,文筵六月三冬寒。
玉屏琼树数千里,中有村舍非人间。
冻峡挂珠流不得,渔矶彷佛富春滩。
唐岱笔法老尤劲,鼻祖摩诘追范宽。
试供病渴人清览,何须热恼愁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