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遇·其五》
《感遇·其五》全文
明 / 邓云霄   形式: 古风

吾爱桃源洞,幽居绝世氛。

子孙忘晋代,衣服自秦人。

宁知镐池壁,久遗祖龙君。

招魂长城下,不来早问津。

愿将鸡犬去,永与麋鹿群。

(0)
鉴赏

这首诗《感遇(其五)》由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通过描绘桃源洞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中以桃源洞为背景,描述了这里与世隔绝的环境,子孙们仿佛已经忘记了晋代的更迭,依然保持着秦人的衣着习俗,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和谐。

“吾爱桃源洞,幽居绝世氛。” 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桃源洞的喜爱,这里的“幽居”不仅指地理位置的隐蔽,更是心灵上的避世。接着,“子孙忘晋代,衣服自秦人。” 描述了桃源洞内居民的生活状态,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受外界变迁的影响,保持着古老的习俗和生活方式。

“宁知镐池壁,久遗祖龙君。” 这一句则借用了历史典故,暗示桃源洞的存在如同古代传说中的避世之地,与现实世界的权力斗争相隔绝。接下来,“招魂长城下,不来早问津。” 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逃避之意。

最后,“愿将鸡犬去,永与麋鹿群。” 表达了诗人希望与桃源洞的居民一样,过上与世无争、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甚至愿意带上家禽一同前往,融入麋鹿的群体之中,进一步强调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桃源洞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渴望,以及对现实世界复杂与矛盾的反思。

作者介绍
邓云霄

邓云霄
朝代:明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猜你喜欢

唤起

云溟濛,天窌窱,人间尘梦知多少。

荒鸡夜半啼何早,不如一声唤起鸟。

一声唤起山中云,山中云起天渐晓。

群鸟啾啾始飞鸣,但觉绮窗开窈窕。

此时芳闺梦亦蹙,惟有东坡春睡足。

道人轻撞五更钟,唤起不闻来迫促。

(0)

感事二首·其二

酒酣拔剑起王郎,敲碎唾壶哀感长。

一代生灵涂炭尽,百年财赋地天荒。

晨星将相钟炎汉,郭李功勋在盛唐。

任是豪横成啸聚,终应詟伏庆安疆。

(0)

将泛海入中华作

飙轮发出东瀛东,台湾水与吴淞通。

五岳三山禽庆志,五湖四海范蠡风。

久闭岛上如樊笼,山水瑟瑟无欢悰。

有树髡比湘君赭,有石血见秦鞭红。

欲向方壶觅员峤,奈无黄平、乏赤松。

放棹沧溟游万里,此行或遇东王公。

中原今已霸图空,龙蟠虎踞空匆匆。

碧水千回留古迹,青山一发馀高踪。

我从世外追温伯,有目不送南飞鸿。

拌以双屐踏万里,一蹑岱顶登高嵩。

昂头缈缈白云峰,手撷仙人青芙蓉。

归来袖里乾坤大,游筇且化葛陂龙。

(0)

忆昔日航海感赋

忆昔饱帆出台湾,一瞥已过澎湖间。

千里、万里海色尽,又看山色入闽山。

山山重叠虎门关,束缚波涛锁烟鬟。

茫茫一海枕群峦,入港豁露青山颜。

高台峻垒枪炮环,战场已过馀疮瘢。

城郭险距青天半,制船巨厂成市阛。

我时停泊泛小艇,登山四顾天地宽。

风雨独凭酒楼望,烟波忽送千舟还。

一夕乘流向闽郭,钓龙台古壁巑岏。

泉亭茶榭闻歌管,楚些越歈杂悲欢。

出闱夜上乌石冈,中秋城月大于盘。

望月兴阑长太息,何时获遍五岳看!

浙、吴咫尺不能到,秦、蜀微茫更无端。

是时人物乐升平,未料沧桑有翻澜。

胸中私愿冀一遂,要当骑鹤上长安。

岂知此景犹眼前,闽城不到十馀年。

瀛海已变千桑田,埋头顿似藏九渊。

一望江山色如赭,每闻花鸟泪犹泉。

莽莽市朝落残局,沈沈人世随逝川。

投河已愧申屠狄,蹈海尤惭鲁仲连!

亦欲化鹤归辽天,辽东华表迷荒阡。

当时犹自悲落拓,只今何处伤沦涟!

盛衰兴废真一瞬,回头万事云霄悬。

往迹旧游何可问,海上日日扬尘烟。

(0)

次林十韵,吊梁钝庵

地棘天荆蜀道难,归来鱼铗竟谁弹!

三生庾信埋吟骨,千里秦观梦殡棺!

碧海有鲸空鼓柁,蓬山无雁少书翰。

只馀朋辈闽南路,酾酒招魂泪不乾!

诗人自古逢衰世,沦落东南失放翁!

蓬岛巢痕千亩竹,扶桑游迹一帆风。

半生吏隐漫聱叟,百粤坛场亡是公。

今日宦途成散手,未须地下痛途穷!

(0)

感望四首·其二

东来不见旧梯航,故国依稀入望长。

秦地埋头梁苑客,汉家俯首夜郎王。

九边荒徼残云白,万里中原落日黄。

此后未知何处去?穷愁多泪在沅湘。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