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天地客,处世若浮休。
岂有生长在,祗知名可留。
露沾寒草晚,风啸白杨秋。
地下求文友,应从顾陆游。
人为天地客,处世若浮休。
岂有生长在,祗知名可留。
露沾寒草晚,风啸白杨秋。
地下求文友,应从顾陆游。
此诗乃北宋时期文学家司马光所作,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物是流动的深刻感悟。首句“人为天地客”表达了人在世间如同过客般的漂泊感,"处世若浮休"则强调了人生在世间如浮云般飘忽不定。
接下来的"岂有生长在,祗知名可留"透露出诗人对生命短暂、难以永恒的悲哀,只能寄希望于名字能够留传后世。"露沾寒草晚,风啸白杨秋"则描绘了一幅秋景图画,通过露水湿润晚间的冷草和秋风吹过白杨树,表现了时间流逝、四季更替的自然界变化。
最后两句“地下求文友,应从顾陆游”表明诗人在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而顾宪和陆游都是唐代著名文学家,这里暗示着诗人希望通过学习古人的作品来寻找到精神上的慰藉。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与渴望精神寄托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