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窦泽处士二首·其二》
《寄窦泽处士二首·其二》全文
唐 / 罗隐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鳌背楼台拂白榆,此中槎客亦踟蹰。

牢山道士无仙骨,却向人间作酒徒。

(0)
注释
鳌背:指海龟的背,古代神话中常用来象征大海或长寿。
楼台:楼阁,此处可能指仙境中的建筑。
白榆:白色的榆树,古人常用以象征高洁。
槎客:古代指乘木筏出海的人,这里泛指航海者。
踟蹰:犹豫不决,徘徊。
牢山道士:道教修炼者,这里可能寓指追求仙道但未能成功的人。
仙骨:成仙所需的特殊体质或资质。
酒徒:嗜酒之人,此处可能暗指道士未能超脱世俗,反而沉迷于酿酒。
翻译
巨大的龟背上建有楼阁,它靠近白榆树,航海者在这里也驻足徘徊。
牢山的道士没有成仙的资质,却只能在人间做酿酒的工匠。
鉴赏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鳌背楼台拂白榆"中的“鳌”指的是海中巨龟,后世多用以比喻高峻的山峰,而“拂白榆”则是形容树木被秋风吹过后的样子,给人一种萧瑟孤寂之感。"此中槎客亦踟蹰"中的“槎客”指的是隐逸之士,他们在这深山老林中也显得有些踟蹰不宁,似乎是在寻找心灵的寄托。

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道士和酒徒生活的一种抒情。"牢山道士无仙骨"中的“牢山”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点,而“无仙骨”则意味着这些道士并没有修炼成仙的资质,他们与寻常百姓无异。“却向人间作酒徒”表达了这些道士虽然自称追求长生不老,却终究还是沉迷于世俗的享乐之中,尤其是对美酒的喜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生活状态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寻找精神寄托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对那些自诩高洁却沉迷世俗者的一种淡淡嘲讽。

作者介绍
罗隐

罗隐
朝代:唐   字:昭谏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生辰:833-909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猜你喜欢

咏霜

金祇暮律尽,玉女暝氛归。

孕冷随钟彻,飘华逐剑飞。

带日浮寒影,乘风进晚威。

自有贞筠质,宁将庶草腓。

(0)

紫骝马

侠客重周游,金鞭控紫骝。

蛇弓白羽箭,鹤辔赤茸鞦。

发迹来南海,长鸣向北州。

匈奴今未灭,画地取封侯。

(0)

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0)

庭草

楚草经寒碧,逢春入眼浓。

旧低收叶举,新掩卷牙重。

步履宜轻过,开筵得屡供。

看花随节序,不敢强为容。

(0)

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营茅屋赀

客里何迁次,江边正寂寥。

肯来寻一老,愁破是今朝。

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

他乡唯表弟,还往莫辞遥。

(0)

巳上人茅斋

巳公茅屋下,可以赋新诗。

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迟。

江莲摇白羽,天棘梦青丝。

空忝许询辈,难酬支遁词。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