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浪淘沙令·其二》
《浪淘沙令·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词  词牌: 浪淘沙令

早岁类寒蛩。晚节遭逢。曾开黄卷侍重瞳。

归去青藜光照牖,阶药翻红。出昼颇匆匆。

主眷犹浓。除官全似紫阳翁。

换个新衔头面改,又似包公。

(0)
注释
早岁:年轻时。
类:像。
寒蛩:寒冷的蟋蟀。
晚节:晚年。
遭逢:遭遇。
黄卷:圣贤之书。
侍:侍奉。
重瞳:明主(双目如瞳仁者,此处指皇帝)。
归去:回到。
青藜光:青藜灯。
牖:门窗。
阶药:阶前草药。
翻红:转红。
出昼:白天出门。
主眷:主上的恩宠。
犹:依然。
全似:如同。
紫阳翁:紫阳老人(指道教人物张伯端,以其清廉著称)。
新衔:新的官衔。
头面改:面貌改变。
包公:包拯(以公正廉洁闻名的古代官员)。
翻译
年轻时就像寒冷的蟋蟀,晚年遭遇多舛。曾经研读圣贤之书侍奉明主。
回到家中,青藜灯照耀门窗,阶前草药已转红。白天出门总是匆忙。
主上的恩宠依然深厚,卸任官职如同紫阳老人一般。
更换新的官衔,面貌也随之改变,又像公正无私的包拯。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词人刘克庄所作,名为《浪淘沙令·其二》。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借景抒情之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生活的体验。

诗中“早岁类寒蛩”一句,以早年如同寒蝉般寂静无闻的状态自况,表明了作者在青年时期的平凡与不被人知。接着,“晚节遭逢”则暗示了作者后来遇到了一些机缘或是命运的转折,这可能是指他仕途上的某种进展或是生活中的某次重要事件。

“曾开黄卷侍重瞳”一句,描绘了作者在朝廷中研读文件、侍奉君主的场景,透露出一种沉稳与庄严的气氛。这里的“黄卷”通常指的是官府中用以记录重要文书的特制纸张,而“重瞳”则形容君主或上级的眼睛,暗示了作者在权力中心的位置。

接下来的“归去青藜光照牖,阶药翻红。出昼颇匆匆。”几句,则描绘了一种归隐田园的生活状态。“青藜”指的是野外的小草,“光照牖”则是阳光透过窗棂的温馨景象;“阶药翻红”表现了花开满径的美丽景色,而“出昼颇匆匆”则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不急不徐的生活节奏。

最后,“主眷犹浓。除官全似紫阳翁。换个新衔头面改, 又似包公。”几句中,“主眷犹浓”表达了作者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而“除官全似紫阳翁。换个新衔头面改,又似包公。”则是通过将自己比作历史上的紫阳翁和包公来强调自己的变化与成长。

总体来说,这首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通过对不同生命阶段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历练后的淡定与自信,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的一丝怀旧情愫。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小金山作·其一

径入绿榆远,轩凭碧浪高。

秋初尚浓荫,雨过乱鸣涛。

旧句题四壁,重来有二毛。

景光不殊昔,底事足牢骚。

(0)

讨源书屋新秋·其二

书屋轩窗足静幽,四时皆好最宜秋。

畴咨已罢馀清兴,宋玉佳词在案头。

(0)

董邦达山水小帧·其十江涛帆影

名山入剡一帆收,怨妇何须祝石尤。

只有江涛千古在,春花秋月自东流。

(0)

董邦达山水小帧·其四平林翠黛

藉甚倪迂与大痴,筌蹄忘即两兼之。

平林翠黛无多景,雅称诗人意与迟。

(0)

月宇谁为鉥,星宫独自归。

设云全是幻,何以泪沾衣。

(0)

题永慕斋

迤逦翠峰连,行宫俯碧川。

非因避暑辟,要为问安便。

陟降仪型在,侵寻岁月迁。

西瞻云树里,佳气镇葱然。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