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地赏残红。少驻孤蓬。一春不奈雨和风。
雨自无情风有恨,花片西东。云澹远峰浓。
绿遍高桐。神仙知在此山中。
万古消凝多少事,目尽晴空。
席地赏残红。少驻孤蓬。一春不奈雨和风。
雨自无情风有恨,花片西东。云澹远峰浓。
绿遍高桐。神仙知在此山中。
万古消凝多少事,目尽晴空。
这首宋词《浪淘沙令·觉度寺》是韩元吉所作,描绘了作者在寺庙席地而坐,欣赏暮春时节的落花景象。"席地赏残红",诗人以简洁的动作表达出对凋零花朵的怜惜之情,"少驻孤蓬"则暗示自己像孤舟般暂歇,流露出淡淡的孤独感。接下来的"一春不奈雨和风",表达了对春天多风雨天气的无奈,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雨自无情风有恨,花片西东",通过赋予风雨以情感,进一步渲染了离别与消散的氛围,花瓣随风飘散,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云澹远峰浓",视线转向远方,景色虽淡然,但山峰的浓重色彩又带来一丝宁静与深沉。
"绿遍高桐",绿色的梧桐树映衬出生机盎然,与前文的落花形成对比,展现出自然界的轮回。最后,"神仙知在此山中",诗人想象神仙隐居于此,寄寓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万古消凝多少事,目尽晴空",诗人凝视着晴朗的天空,思绪万千,感叹岁月流转,世间沧桑,寓言深远,给人留下回味无穷的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情,借景寓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
我行复至郡,舍馆临官市。
市言虽杂乱,亦复有至理。
诤词何纷纷,半是村农子。
懦拙易成忿,忿息讼方始。
云从去岁来,日日向城里。
良田半已典,岂不思秉耒。
今春多夜雨,农事家家起。
未得见长官,胥吏来无已。
窄径出丛碧,迤逦渐旷原。
山田高复下,方罫依云根。
暖翠结庵屋,清流抱柴门。
门前荫桑柘,屋后罗鸡豚。
山家禾黍熟,想见风俗敦。
比邻无嫌猜,相对生春温。
得非桃花源,无乃朱陈村。
诛茅傥终遂,试与荷筱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