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染南山拥县门,一洲横截两溪分。
长官日永无公事,卧听滩声看白云。
翠染南山拥县门,一洲横截两溪分。
长官日永无公事,卧听滩声看白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闲适的画面。首句"翠染南山拥县门",以生动的色彩描绘出南山的青翠之色环绕着县衙大门,展现了自然与官署的和谐共处。次句"一洲横截两溪分"则进一步描绘了地理景观,洲渚横跨两条溪流,显示出水系的灵动之美。
"长官日永无公事"一句,暗示了官员的清闲,没有繁重的政务,日子悠长而闲适。这样的生活状态在古代官场中实属难得,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
最后两句"卧听滩声看白云"更是点睛之笔,通过"卧听"和"看"的动作,展现出官员静静地躺在那里,倾听溪水潺潺,欣赏白云悠悠,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恬淡。这不仅是对个人心境的写照,也寓含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隐逸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官员的日常生活,传达出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浮躁的厌倦,具有浓厚的田园诗风。
昔日秦王鞭石过东海,大者并立小者卧。
东风一夜拔扶桑,片石怒走江中坐。
仟年海若呼不回,一线沧江从此破。
沧江之水何处来,潇湘洞庭苍梧开。
惊涛巨浪几万里,排空拍斗如奔雷。
吁嗟此山何雄哉,白日不动天崔嵬。
下揽吴越荆楚之秋色,上摽钟山渤海之朝虹。
奇峰三百倒悬水,青枫碧树摇玲珑。
金刹琼宇不知数,一一乱插冯夷宫。
有时鼋鼍逐麋鹿,镇日鱼鳖追鸢鸿。
忽然相遇不相识,莫不骇讶狼藉号天风。
白日滚滚去不穷,明月复尔临高空。
万顷珊瑚碎江水,鲛人龙女纷然起。
以手捉之不可得,嫣然一笑沧江底。
怪龙忽上崖头舞,似听山僧读禅语。
龙珠上与月华争,明月不得复为主。
当时赤手缚龙珠,夜半空江骤风雨。
一自此龙失其珠,日月江头怒且呼。
金山昼夜叫猿鹤,丹阳南北愁菰蒲。
徐卿仗节往三吴,渡江先上金山途。
江中怪龙壤相避,山前明月高自孤。
妙高亭上千江秋,千江直与天门浮。
峰头明月能我留,与卿同为汗漫游。
上令星辰不敢收,下令江海不敢流。
龙兮龙兮遁去不知几万里,即有明珠还自投,金山金山慎莫愁。
《金山篇送徐子与奉使江南》【明·宗臣】昔日秦王鞭石过东海,大者并立小者卧。东风一夜拔扶桑,片石怒走江中坐。仟年海若呼不回,一线沧江从此破。沧江之水何处来,潇湘洞庭苍梧开。惊涛巨浪几万里,排空拍斗如奔雷。吁嗟此山何雄哉,白日不动天崔嵬。下揽吴越荆楚之秋色,上摽钟山渤海之朝虹。奇峰三百倒悬水,青枫碧树摇玲珑。金刹琼宇不知数,一一乱插冯夷宫。有时鼋鼍逐麋鹿,镇日鱼鳖追鸢鸿。忽然相遇不相识,莫不骇讶狼藉号天风。白日滚滚去不穷,明月复尔临高空。万顷珊瑚碎江水,鲛人龙女纷然起。以手捉之不可得,嫣然一笑沧江底。怪龙忽上崖头舞,似听山僧读禅语。龙珠上与月华争,明月不得复为主。当时赤手缚龙珠,夜半空江骤风雨。一自此龙失其珠,日月江头怒且呼。金山昼夜叫猿鹤,丹阳南北愁菰蒲。徐卿仗节往三吴,渡江先上金山途。江中怪龙壤相避,山前明月高自孤。妙高亭上千江秋,千江直与天门浮。峰头明月能我留,与卿同为汗漫游。上令星辰不敢收,下令江海不敢流。龙兮龙兮遁去不知几万里,即有明珠还自投,金山金山慎莫愁。
https://shici.929r.com/shici/sAGe1wBi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