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陂塘、半圆杨柳,荔枝偏要临水。
鸳鸯教向珊瑚影,看杀宋香陈紫。当小至。
抛一颗、游鱼争唼扬冰翅。含霞吐绮。
把黑叶离离,朱苞烨烨,消受当芳饵。
鸣琴去,舟逐兰苕翡翠。匏巴机赤忘矣。
金盘玉箸休相忆,差与赤樱相似。君且止。
休钓国、桃枝用尽谁知尔。皤皤奈此。
更酒浸芙蓉,丹调菡萏,笑逐采莲子。
买陂塘、半圆杨柳,荔枝偏要临水。
鸳鸯教向珊瑚影,看杀宋香陈紫。当小至。
抛一颗、游鱼争唼扬冰翅。含霞吐绮。
把黑叶离离,朱苞烨烨,消受当芳饵。
鸣琴去,舟逐兰苕翡翠。匏巴机赤忘矣。
金盘玉箸休相忆,差与赤樱相似。君且止。
休钓国、桃枝用尽谁知尔。皤皤奈此。
更酒浸芙蓉,丹调菡萏,笑逐采莲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卷,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和生活情趣。词人以细腻的笔触,将陂塘、杨柳、荔枝、鸳鸯、珊瑚、游鱼等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和谐宁静的画面。
首先,“买陂塘、半圆杨柳,荔枝偏要临水。”开篇即以陂塘、杨柳、荔枝等自然景物入题,展现了水乡的独特风貌。陂塘之水与杨柳、荔枝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自然和谐的美。这里运用了“偏要”一词,赋予荔枝以拟人化的色彩,使其仿佛有了主动选择的姿态,增添了画面的趣味性。
接着,“鸳鸯教向珊瑚影,看杀宋香陈紫。”鸳鸯在珊瑚般的水中嬉戏,仿佛是大自然中的精灵,而宋香、陈紫则可能是指某种珍贵的花卉或香料,通过“看杀”一词,形象地表达了对这些美好事物的欣赏之情。
“当小至。抛一颗、游鱼争唼扬冰翅。”当小鱼游过时,一颗小石子被轻轻投入水中,激起涟漪,引来游鱼争相啄食,仿佛是大自然中的一场小小游戏,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含霞吐绮。把黑叶离离,朱苞烨烨,消受当芳饵。”霞光映照下,荔枝树上黑绿相间的叶子与红艳欲滴的果实交相辉映,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幅画卷,让人感受到丰收的喜悦与生活的甜美。
“鸣琴去,舟逐兰苕翡翠。匏巴机赤忘矣。”词人似乎在想象自己乘舟于水上,随着悠扬的琴声,追逐着兰苕和翡翠,忘记了世俗的烦恼,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金盘玉箸休相忆,差与赤樱相似。”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词人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怀念过去的奢华生活,而是应该珍惜眼前的美好,如同赤樱一样,虽不及金盘玉箸的华贵,却自有其独特的魅力。
最后,“君且止。休钓国、桃枝用尽谁知尔。”词人劝告人们,不要过度追求物质的享受,就像钓鱼一样,桃枝用尽了也未必能钓到真正的快乐。这不仅是对生活的哲思,也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引导读者在繁华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