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峨千丈松,挺生蓝溪侧。
种自新建来,根从蕺山出。
耸身立云表,枝柯散八极。
众芳仰广荫,攀援各努力。
中有幽兰姿,细草愧弱植。
瞻望徒殷勤,高卑不相及。
松枝忽下垂,一朝承颜色。
何以报长松,馨香保贞德。
峨峨千丈松,挺生蓝溪侧。
种自新建来,根从蕺山出。
耸身立云表,枝柯散八极。
众芳仰广荫,攀援各努力。
中有幽兰姿,细草愧弱植。
瞻望徒殷勤,高卑不相及。
松枝忽下垂,一朝承颜色。
何以报长松,馨香保贞德。
这首清代诗人郑梁的《画长松呈梨洲先生》描绘了一棵高大挺拔的千丈松树,它生长在蓝溪边,根源于蕺山,其身影直插云霄,枝叶繁茂四散。松树的广大荫庇下,各种花卉仰望而赞叹,各自奋力生长。松中幽兰姿态独特,细草则显得柔弱,虽仰慕却难以企及其高度。令人惊讶的是,松树枝条忽然垂下,似乎对人有所启示。诗人借此表达对梨洲先生的敬仰,表示将以保持贞洁的品德和馨香的心灵来回报这份厚爱。整首诗赞美了松树的高尚品格,也寓含了对师长的尊崇之情。
二十年前,曾见汝、宝钗楼下。
春二月、铜街十里,杏衫笼马。
行处偏遭娇鸟唤,看时谁让珠帘挂。
只沈腰、今也不宜秋,惊堪把。且给个,金门假。
好长就,旗亭价。记炉烟扇影,朝衣曾惹。
芍药才填妃子曲,琵琶又听商船话。
笑落花、和泪一般多,淋罗帕。
往余游京华,郑君过我邸。
告言子沈子,诗亦同光体。
杂然见赠答,色味若粢醴。
十年始会面,辍乐正读礼。
从之索旧作,发箧空如洗。
能者不自珍,翻悔笔轻泚。
我言诗教微,百喙乃争启。
风雅道殆丧,庞言天方癠。
内轻感外重,怨诽遂丑诋。
何人抱微尚,不绝如追蠡。
宋唐皆贤劫,胜国空祖祢。
当涂逮典午,导江仅至澧。
先生特自牧,颇谓语中綮。
年来积怀抱,发泄出根柢。
虽肆百态妍,石濑下见底。
我虽不晓事,老去目未眯。
谅有古性情,汩汩任有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