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罗尚书挽诗三首·其三》
《罗尚书挽诗三首·其三》全文
宋 / 洪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连蹇鱼符忝,宗师藻鉴亡。

但瞻杨子宅,莫避盖公堂。

远水松区对,东风绋路长。

九原精爽在,遗恨一庄荒。

(0)
鉴赏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已故罗尚书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尊敬与怀念。

首句“连蹇鱼符忝”以“连蹇”形容罗尚书仕途坎坷,虽有鱼符(古代官印)之权,却未能施展抱负,暗含惋惜之意。“忝”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与罗尚书共事的遗憾。

“宗师藻鉴亡”一句,将罗尚书比作宗师,其眼光如藻鉴般明察秋毫,暗示罗尚书在识人、鉴物方面有着卓越的才能,如今他的离去如同失去了一个高明的鉴赏者。

“但瞻杨子宅,莫避盖公堂”两句,通过对比杨子(即杨朱,战国时期哲学家)的宅邸与盖公堂(可能指某处名胜或罗尚书的府邸),表达了对罗尚书品德与风范的崇敬,同时也暗示了罗尚书的宅邸如同杨子宅邸一般,是人们向往和瞻仰的地方。

“远水松区对,东风绋路长”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肃穆的画面,远处的水面与松林相对,春风中的绋路(送葬之路)显得格外漫长。这些意象不仅渲染了哀伤的氛围,也象征着罗尚书生命的结束与灵魂的归宿。

“九原精爽在,遗恨一庄荒”最后两句,提到九原(古代传说中的死者居住之地),表达了对罗尚书精神不朽的信念,同时“遗恨一庄荒”则暗示了罗尚书生前未竟之事,以及人们对他的怀念与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罗尚书生平事迹的简要回顾和对其品格、成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及后人对这位杰出人物的深切怀念与敬仰。

作者介绍
洪适

洪适
朝代:宋   字:温伯   籍贯: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   生辰:1117~1184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猜你喜欢

晚春行田南原

西畴前日尘作雾,南村今日波生路。

云子从来疏广文,冲雨学稼当辞勤。

农言秧好殊胜麦,其如绿针未堪吃。

吾生十指不拈泥,毛锥便得傲蓑衣。

只愿边头长无事,把耒耕云且吾志。

不愁官马送还官,借牛骑归不用鞍。

(0)

庐山桑落洲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0)

结交

铸镜须青铜,青铜易磨拭。

结交远小人,小人难姑息。

铸镜图鉴微,结交图相依。

凡铜不可照,小人多是非。

(0)

越女词五首·其一

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

屐上足如霜,不着鸦头袜。

(0)

题云山图·其二

若说扬州吴分野,好山只数越中多。

括苍洞口分明见,染出波斯万斛蠃。

(0)

泛龙舟

舳舻千里泛归舟,言旋旧镇下扬州。

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

六辔聊停御百丈,暂罢开山歌棹讴。

讵似江东掌间地,独自称言鉴里游。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