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国蓬飘岁在辛,卅年重作旧京人。
更无爆竹喧残夜,剩与寒梅伴早春。
洗面点茶圆昨梦,呼笤忘帚隔前尘。
自家康济复何事,扫地焚香日课新。
去国蓬飘岁在辛,卅年重作旧京人。
更无爆竹喧残夜,剩与寒梅伴早春。
洗面点茶圆昨梦,呼笤忘帚隔前尘。
自家康济复何事,扫地焚香日课新。
这首诗《癸未元旦》是陈曾寿在清末近现代初时期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回归故都北京时的感慨与心境。
首联“去国蓬飘岁在辛,卅年重作旧京人”,开篇即以“蓬飘”比喻自己漂泊在外,远离国家,如今在辛年的年末得以重返故都,成为“旧京人”。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回归的喜悦之情。
颔联“更无爆竹喧残夜,剩与寒梅伴早春”,描述了诗人回归后的环境氛围。没有了往昔辞旧迎新的爆竹声,只有寒梅在早春时节陪伴着诗人,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颈联“洗面点茶圆昨梦,呼笤忘帚隔前尘”,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日常生活状态。通过“洗面点茶”这一日常活动,诗人仿佛在回味过去的梦想,而“呼笤忘帚”则象征着与过去纷扰的往事隔绝,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简单生活。
尾联“自家康济复何事,扫地焚香日课新”,诗人自问,个人的健康与安宁还需要做什么?他选择通过“扫地焚香”的仪式,每日更新自我,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回归故都后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有对当下生活的反思,以及对未来日子的期许,充满了深沉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