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竹环临水,岩楼出竹梢。
漪澜常映带,罨黛亦兼包。
了识智仁乐,宛成仲叔交。
契神疑画舫,悦志即书巢。
已足供吟眺,奚烦事豁庨。
羲经设观象,育德圣功爻。
渭竹环临水,岩楼出竹梢。
漪澜常映带,罨黛亦兼包。
了识智仁乐,宛成仲叔交。
契神疑画舫,悦志即书巢。
已足供吟眺,奚烦事豁庨。
羲经设观象,育德圣功爻。
此诗《赋得山色湖光共一楼》是清代诗人弘历所作。全诗以山水为题,描绘了一幅山水相依、楼阁映衬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赞美。
首联“渭竹环临水,岩楼出竹梢”开篇即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山水环绕、楼阁高耸的画面。渭河之畔,翠竹环绕,一排排竹林如同绿色的屏障,紧邻清澈的水面;而远处的岩石之上,楼阁拔地而起,楼角高过竹梢,与竹林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壮观的景象。
颔联“漪澜常映带,罨黛亦兼包”进一步描绘了水波荡漾、山色苍翠的动态美。水面上波光粼粼,仿佛是天上的云彩映照在水中,又像是山峦倒映在碧波之上;而山色则如同浓墨重彩,将整个画面染上了一层深邃的绿意,使得山水之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颈联“了识智仁乐,宛成仲叔交”转而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这里的“了识”、“智仁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与欣赏,而“宛成仲叔交”则是以自然界的和谐共生,比喻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如同兄弟一般和谐相处。
尾联“契神疑画舫,悦志即书巢。已足供吟眺,奚烦事豁庨”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陶醉与满足。诗人似乎在想象自己乘坐画舫游于山水之间,享受着心灵的愉悦与宁静;同时,他也将自己的书房比作书巢,表示在这样的环境中,无论是吟诗还是眺望,都能得到极大的满足和快乐。最后,“已足供吟眺,奚烦事豁庨”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充分欣赏与满足,认为无需再寻求其他事物来填补内心的空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