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来不入少年场,只欲问涂何有乡。
耽酒玉川贫彻骨,空将鼻观到糟床。
醉来不入少年场,只欲问涂何有乡。
耽酒玉川贫彻骨,空将鼻观到糟床。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灼的作品,属于豪放派风格。诗中的第一句“醉来不入少年场”,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和喧嚣场合的厌倦和超脱,通过饮酒来逃避现实。这里的“少年场”指的是热闹非凡、充满激情与梦想的地方,但诗人却选择了远离。
第二句“只欲问涂何有乡”,则是表达诗人内心深处对归宿和家园的渴望。“涂”字在这里可能指的是路途,或者是一种生活状态。诗人在醉酒之后,更加强烈地感到对故土的思念。
第三句“耽酒玉川贫彻骨”,展示了诗人的豪放饮酒风格。“耽酒”意味着沉迷于酒中,而“玉川”则可能是指诗人所居之地,或是一种理想化的自然环境。这里的“贫彻骨”形象强烈,既可理解为因酗酒而身体虚弱,也可以解读为精神上的清贫。
最后一句“空将鼻观到糟床”,则描绘了诗人醉酒之后的一种超然物外之感。“空将鼻观”表明诗人在醉酒中,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变得淡漠,“到糟床”则可能是指诗人所卧之处,或者是一种生活状态的隐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饮酒和归乡主题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束缚的反叛,以及内心深处对于自由与平静生活的向往。诗句豪放而不失细腻,透露出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艺术追求。
濮州花娘劝君酒,酒中电影红蛇走。
花娘分死红焰焦,五尺肉躯油一斗。
连床裸饮饮婪醺,花娘待罪眠红茵。
突咽一寸揕匕首,夜驰铁骑投官军。
君不闻始州王氏,女拔羌刃杀羌虎。
濮州花娘刺客才,剑气何须大娘舞。
东风昨夜吹芳草,绿渐成阴红渐老。
庭前无数落来花,分付家童莫轻扫。
开樽独酌向花前,仰面歌呼声彻天。
花残自有重开日,人老何由更少年。
醉看明月照华颠,还把落花铺地眠。
床头贮酒三百斛,囊底萧条无一钱。
看花对酒且自乐,一任春归啼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