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戚递来事,聚散居常理。
但伤胶投漆,忽作弦离矢。
形影一东西,山川俄表里。
执手涉梁上,悲心万端起。
方同儿女泣,况此流潮水。
欢戚递来事,聚散居常理。
但伤胶投漆,忽作弦离矢。
形影一东西,山川俄表里。
执手涉梁上,悲心万端起。
方同儿女泣,况此流潮水。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人生中欢聚与离别交替的无常,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波澜。诗人通过“欢戚递来事,聚散居常理”开篇,点明了人生的聚散本是常态,充满了悲喜交加的情绪。接着,“但伤胶投漆,忽作弦离矢”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深厚的情谊比作粘合紧密的胶和紧密相依的漆,而“忽作弦离矢”则形象地描绘了情谊破裂、分离如箭矢离弦的残酷现实。
“形影一东西,山川俄表里”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景象,即使形体分离,心灵依旧相连,然而山川阻隔,情感却变得遥远而不可触及。接下来,“执手涉梁上,悲心万端起”描述了离别时的场景,两人紧紧相握,踏过桥梁,心中涌起无尽的悲伤与不舍。
最后,“方同儿女泣,况此流潮水”表达了对离别之痛的深切感受,即使是面对儿女般的离别,内心的痛苦也难以言表,更何况是更为复杂的情感波动。整首诗通过对离别情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情感脆弱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离别之痛的深切同情。
白杨祠边石翁仲,雨湿苔痕宿泥重。
前人骸骨后人心,丘陇华堂死生共。
盛时出入多弟兄,身骑厩马千黄金。
年年酒肉酬寒食,秖恐春风霜鬓深。
春风无情谢桃李,流落空阡转邻里。
里中前日卖浆儿,箫鼓还来葬新鬼。
草间翁仲何足论,荣枯万事随乾坤。
田父抚剑生怒嗔,一朝慷慨弹雍门。
丁都护,妾夫已死长辛苦。
结发相从畏别离,身不行军名在府。
去年为君制袍衣,期君报国封侯归。
红颜白面葬乡土,反愧老大征辽西。
辽西纵不返,马革垂十年。
君今葬妾手,空受行伍怜。
相思坟头种双树,恸哭青山望归处。
妾命如花死即休,儿女呻吟恐无据。
当窗玉龙镜,照影弄春妍。
团圆不忍见,结束随君还。
愿持镜入泉下土,照见妾心千万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