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愁见菊花黄。近重阳。倍凄凉。
强欲登高,携酒望吾乡。
玉叠青城何处是,山似戟,割愁肠。
寒衣未寄早飞霜。落霞光。暮天长。
戍角一声,吹起水茫茫。
关塞多愁人易老,身健在,且疏狂。
客中愁见菊花黄。近重阳。倍凄凉。
强欲登高,携酒望吾乡。
玉叠青城何处是,山似戟,割愁肠。
寒衣未寄早飞霜。落霞光。暮天长。
戍角一声,吹起水茫茫。
关塞多愁人易老,身健在,且疏狂。
这首明代杨慎的《江城子·丙戌九日》描绘了词人在异乡客居时的深深思乡之情和愁绪。开篇"客中愁见菊花黄",以秋菊之黄象征着重阳佳节的到来,同时也寓含了词人的离愁别绪。"近重阳,倍凄凉"进一步渲染了节日氛围中的孤寂与悲凉。
"强欲登高,携酒望吾乡",词人试图借登高远眺来排遣愁绪,但家乡的景象却如在眼前,反而更添思乡之苦。接下来的"玉叠青城何处是,山似戟,割愁肠",运用比喻,将青城山比作锋利的兵器,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心头的愁苦仿佛被山峰割裂。
下半阙,"寒衣未寄早飞霜",暗示了季节的寒冷和对亲人的思念。"落霞光,暮天长"描绘了傍晚的景色,增添了凄清的气氛。"戍角一声,吹起水茫茫"通过戍楼的号角声,勾起了词人对边关战事的联想,也加重了他的愁绪。
结尾"关塞多愁人易老,身健在,且疏狂",词人感叹时光易逝,自己身处异地,只能借酒浇愁,暂且放纵自我,以求暂时的解脱。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词人独特的旅愁体验。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