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夜》
《中夜》全文
宋 / 陈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功名有念心常醒,更鼓无声夜更长。

天运乾乾同转磨,鬓毛能不几时霜。

(0)
注释
功名:追求的名声和地位。
常醒:时刻警醒。
更鼓:古代夜间报时的鼓声。
夜更长:夜晚显得更加漫长。
天运:自然或命运的运行。
乾乾:形容勤勉不懈。
转磨:比喻人生的艰难历程。
鬓毛:鬓边的头发。
几时:何时。
霜:指白发。
翻译
心中总挂念着功名,夜晚无尽,更鼓声已停。
如同天道运转不停,岁月无情,鬓边白发何时不再生长。
鉴赏

这首诗名为《中夜》,是宋代诗人陈宓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深深思索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功名有念心常醒”,揭示了诗人心中对于功名利禄的执着追求,即使在深夜也难以忘怀,保持着清醒的状态。次句“更鼓无声夜更长”描绘了寂静的夜晚,只有更鼓声的消失才让人感觉到时间的漫长,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焦虑和期待。

第三句“天运乾乾同转磨”,运用比喻,将天道运行比作磨盘,暗示人生的艰辛与磨砺,表达了诗人对命运无常的深刻理解。最后一句“鬓毛能不几时霜”,以白发的悄然增长象征岁月无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无奈和对青春不再的感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沉,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作者介绍

陈宓
朝代:宋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猜你喜欢

水碓

午枕閒随梦出尘,觉来不记是城闉。

寂无人语惟闻碓,恐有穿腰持石人。

(0)

满庭芳

杲杲重光,遥山耸翠,九天秋气高明。

露团仙掌,初月挂前星。

帝念吾君父子,亲传授、光启中兴。

生储后,是为三圣,一道以相承。升平。

当此际,黄花照座,丹桂充庭。

对雨宫喜色,百辟欢声。

好是橙黄橘绿,宣猷殿、酒碧香清。

重重庆,尧仁舜孝,亲见禹功成。

(0)

耕图二十一首·其四耖

脱绔下田中,盎浆著塍尾。

巡行遍畦畛,扶耖均泥滓。

迟迟春日斜,稍稍樵歌起。

薄暮佩牛归,共浴前溪水。

(0)

织图二十四首·其十五窖茧

盘中水晶咸,井上梧桐叶。

陶器固封泥,窖茧过旬浃。

门前春水生,布谷催畚锸。

明朝蹋缫车,车轮缠白氎。

(0)

谢叶处士写照

老我旧曾官日边,随众年除仍岁迁。

母子日夜念乡国,但欲共耕绵上田。

叶君写照妙一世,画我形模在山水。

有如虎头貌幼舆,正合置之岩石里。

犹记有客为谀言,盍更野服为貂蝉。

我笑不答心不然,拂衣径得归林泉。

归来岁月不知久,十馀年中何不有。

此心炯炯尚如丹,只为幽忧成老丑。

久矣与世俱相忘,荷君念我应老苍。

新图白髭添一二,岂知双鬓皆成霜。

两图对挂耿相照,顾盼从容成一笑。

更添松竹作寿星,我已甘心就枯槁。

人言姿态与真同,如照止水窥青铜。

明知已非故吾矣,小孙指点能呼翁。

君居天街号称首,侯王生面罗左右。

边头飞将新立功,飒爽英气照窗牖。

名满四方求者多,千金造门君不呵。

能事固不受促迫,应酬虽繁可柰何。

胡为有暇及衰朽,楚楚装池意尤厚。

我今已是行路人,不须重累丹青手。

(0)

送吕周辅宗丞守崇庆·其三

秘甚先天学,谁传陆士龙。

上方留自近,天岂不相容。

契托君家厚,情惟我辈钟。

慇勤训犹子,他日使追踪。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