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贻世》
《贻世》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至理不误物,悠悠自不明。

黄金烧欲尽,白发火边生。

苦惑神仙䜝,难收日月精。

捕风兼系影,信矣不须争。

(0)
翻译
世间真理不会错失任何事物,却始终默默无闻。
即使黄金焚烧殆尽,人在火边也会添增白发。
苦苦追寻神仙的聚会,却难以留住时光和日月精华。
试图捕捉风,连同自己的影子也一并束缚,这确实无需争论。
注释
至理:永恒不变的道理。
误物:错失任何事物。
悠悠:长久、默默无闻的样子。
黄金:象征财富或珍贵时光。
烧欲尽:即将燃烧殆尽。
白发:象征岁月流逝。
苦惑:苦苦追寻。
神仙䜝:神仙的聚会或神秘之事。
日月精:时光和日月精华。
捕风:形容无法捕捉的抽象事物。
系影:束缚影子。
信矣:确实如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道者的境遇与感慨,表达了对道法的追求和困惑。"至理不误物,悠悠自不明",说明了宇宙间至高无上的真理存在,但人们往往不能洞察其中玄机。这两句设置了整个诗篇的哲思氛围。

接着的"黄金烧欲尽,白发火边生",则是借助外物来比喻修道者的艰辛与时间的流逝。黄金在古代被视为纯净无暇之物,而其燃烧至尽象征着岁月的消逝和精神追求的不懈努力。白发火边生,则隐含了诗人对自身年华已高、时光易逝的感慨。

"苦惑神仙䜝,难收日月精"一句,通过对神仙境界的向往和时间难以把握的表达,进一步强化了修道者内心的矛盾与困扰。他们追求的是超脱尘世、长生不老的状态,却发现这份追求实则艰难。

"捕风兼系影,信矣不须争",则是在这样的困惑中,诗人提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捕捉无形之风,同时也要把握那看不见摸不着的阴影。这两者结合起来,象征着对宇宙真理的把握和内心的平静。最后"信矣不须争"表明了诗人对于这种境界已经有了坚定的信念,不再需要外在的争论与证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个人修为的反思,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至高境界的情怀。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纳翠楼五咏·其二屏山

法在倪黄伯仲间,假山岁久似真山。

横陈谩议艰舒卷,朝暮烟云变态闲。

(0)

题夏圭长江万里图

出峡巴船险,行开万里航。

细流因不择,首渎遂成长。

商贾风波地,士人名利场。

闹中看冷笔,心洗定何妨。

(0)

登玉符山极顶作歌

初春昼短景易阑,复虑高处不胜寒。

即今清和驻跸早,有山罢登孤素抱。

内竖肩舆攀巘萝,更弗松下鸣梢诃。

绝顶放眼一千里,犁云锄雨何其多。

东山小鲁泰山小天下,我则何敢凛乎御六马。

惟有祈年意非假,与民休息孜孜者。

雄辩那须誇炙輠,返吾勤政延儒雅。

(0)

驻跸金山作

秣陵将问古,氐父暂浮江。

雨不妨兼驿,风全静渡艭。

水天凭几席,花鸟列轩窗。

祇合蠲诸虑,谁云声色摐。

(0)

出阊门游寒山即景二首·其一

清晓出阊门,轻阴凉变暄。

递来将雨意,虑致碍春温。

麦叶秀含润,菜花黄较繁。

将兴耕作矣,爱听上农论。

(0)

题郭畀墨竹

潇落?猭枝重露,几多今昔感题人。

净慈寺里重开卷,惟见疏篁照影新。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