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露含烟处处垂,绽黄摇绿嫩参差。
长堤未见风飘絮,广陌初怜日映丝。
斜傍画筵偷舞态,低临妆阁学愁眉。
离亭不放到春暮,折尽拂檐千万枝。
带露含烟处处垂,绽黄摇绿嫩参差。
长堤未见风飘絮,广陌初怜日映丝。
斜傍画筵偷舞态,低临妆阁学愁眉。
离亭不放到春暮,折尽拂檐千万枝。
这是一首描绘早春景色的诗,通过对柳树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艺术表现。
"带露含烟处处垂"一句,生动地描绘出柳树在微妙晨雾中挂满了晶莹的露珠,每一个节点都轻柔地下垂。"绽黄摇绿嫩参差"则形象地表达了柳树新叶初长时那细腻而不规则的生长态势,色彩由黄渐变至绿,层次分明。
接下来的两句"长堤未见风飘絮,广陌初怜日映丝"进一步描绘了柳树在春日和煦阳光下的温柔姿态。"长堤"指的是河堤或道路旁的长条形地带,这里未见到柳絮随风飘扬,反而是阳光轻抚,使得每一丝细节都显得格外可爱。
"斜傍画筵偷舞态"中的"斜傍"意指倾斜或斜侧,这里形容柳枝的姿态如同舞者在斜阳之下优雅地翩翩起舞。"低临妆阁学愁眉"则是诗人站在画筵旁,低头俯视那些与楼阁相对而立、似乎也能感受到忧愁的柳枝,情感上产生共鸣。
最后两句"离亭不放到春暮,折尽拂檐千万枝"表达了诗人不忍心离开那座亭子,即使到了春天即将结束之时,也仍然沉醉于这美丽的柳树之中。"折尽拂檐千万枝"则是诗人情不自禁地想象着,要把那些低垂到窗棂上的柳枝全部采撷,留住春天最后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柳树生长状态和姿态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与之互动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早春时节的独特魅力。